東北網7月6日訊(記者 郎艾迪)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6周年來臨之際,東方紅駐村扶貧工作隊重溫入黨誓詞: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責任與擔當,在隊員們心中澎湃。
駐村工作隊的到來,讓東方紅村黨支部多了根拐棍,多了份力量。正像它富有時代色彩的村名所預示的,這裡正在發生深刻的歷史性變化。

扶貧工作隊與貧困戶親切交談。
解決60餘年飲水難題
東方紅村是林甸縣的一個偏遠村,1956年開荒建點,可是直到60年後,全村4個屯1600多口人纔喝上自來水。
村民們一直拎水吃。最早是木頭井,拎了30年,接著是水泥管井,拎了20年,家畜家禽都往裡掉。再往後,家家打了深水井,又拎了近10年。水是地下水,沒有任何過濾,倒進缸裡一兩天就渾了。
讓村民們喝上自來水,是工作隊駐村後要乾的頭等大事。工作隊對接融入,挨家挨戶走訪,得知飲水是村民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在農村飲水工程年度計劃已制定完成的情況下,工作隊積極主動,與市縣兩級水務部門反復溝通,成功爭取4口飲水井,配套了泵站、水房和電,安排專人管理。
由此,東方紅村結束了不安全用水的歷史,進入了自來水時代。
改善10多年欠修道路
聽說要修路,村民們特別高興,私下裡都合計好了,等到修路那天,要湊錢買頭豬,敲鑼打鼓地送到工地去。
修路,也是村民們的心聲。東方紅村距林甸縣城30餘公裡,與明水接壤,處於林甸縣路網末梢,2004年以前修建的通村紅磚路破損嚴重、坑窪不平。
『一下大雨路上全是泥,得急病的既送不出去,救護車也進不來。』村民王忠安說,『路不好,收糧的不願來,糧價上不來,同樣是苞米,別的村賣六毛五,我們只能是六毛二。』
順應村民們修路的強烈願望,工作隊的工作節奏也是如此急切。5月27日,重新調整後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前往東方紅村實地踏查,6月5日商定修路企業,6月7日陪同企業測量踏查,6月27日敲定施工計劃。
『10年前就該修了,硬是沒修上,愧對百姓啊,這次看到希望了。』村黨支部書記范文革說。要修的那幾條路,是紅旗村開荒建點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一項公共事業項目。
精准識別九步到位
今年,東方紅村一舉種下5000畝紅小豆。『五谷雜糧裡,紅小豆最值錢,所以叫金豆』,『也叫飯豆,能做雪糕,糕點』,『做面包也用,南方用得多』。工作隊的4個人做了大量工作,幫村民們『賣得好』。
發現村裡產業單一,工作隊盯上了兩個事物:一個是煎餅,3屯是『山東屯』,家家都會攤煎餅,工作隊想打造一個煎餅品牌;第二個是溜達雞,山東品種,家家散養,工作隊想成立一個本地雞蛋銷售合作社。
為提高質量和效率,工作隊創造性地制定了走訪貧困家庭『九步工作法』:入戶准備、擬定方案、信息核對、情況問到、政策宣講、填表登記、分析研判、建檔管理、回訪跟蹤。九步,步步緊扣,紮紮實實。一個月內,工作隊會同村黨支部,把全村43家貧困的基本情況摸了個清清楚楚,為打贏扶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工作隊還送上一份精心制作的月歷。上面有中央的政策決心,『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有工作隊每個人的聯系電話,有貧困戶經常用到的急救電話、醫保電話,還預留了他們親屬的電話位置。月歷一經發出,即被多方點贊和效仿,貧困戶范文忠說:『傳單、卡片看一眼就扔了,這個掛牆上能天天看』。
『農村工作不好做,既要講原則,又要講人情,我們每走一步都像探地雷似的。』范文革說,『現在工作隊來了,我們支部就有了參謀,主心骨。』聽到這裡,工作隊接了一句:『咱們兩股勁兒,擰成一根繩,擰在一起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