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日訊 仲夏,記者走進樺南,所到之處,看到的是幫扶乾部們忙碌的身影,在建檔立卡的83個貧困村裡,他們同農戶拉家常、問冷暖,共商脫貧辦法。脫貧攻堅,正牽動著樺南縣每個乾部的心。在這個縣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基地內,月嫂、護工、美容等各種為貧困戶『量身定制』的技能培訓班十分火爆,一批又一批『畢業生』精准就業,開始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今年初,樺南縣委將『脫貧攻堅』列為全縣12項重點工作之首,專門成立了9個工作組全力推進。一系列強化責任落實的政策、方案陸續出臺。如今,樺南正用『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的實際行動,傾情書寫著脫貧攻堅的大文章。
想方設法輸送崗位
梨樹鄉福山村貧困戶李世田一家三口,不久前與青島宏森木業公司簽訂了打工協議。李世田開心地說:『以後我每個月不僅可以保底收入3000元,而且有宿捨住,還是夫妻間。車票已訂好,公司給報銷。按這樣的收入,我家最多兩個月就能脫貧了。』
李世田一家的機會,緣於樺南縣啟動的轉移就業脫貧攻堅『989』工程。樺南縣今年出臺了《2017年勞動力轉移脫貧工作實施方案》,全力實施以『打造9大精准就業扶貧轉移合作示范基地、8大品牌培訓項目和9大貧困人員就業轉移輸出服務站』為內容的『989』工程。為8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6569名重點貧困人員及城鎮下崗失業人員提供『送餐式』服務。
目前,樺南縣已與哈爾濱愛馨勞務服務公司、北京無懮草集團、青島宏森木業公司、沈陽耘墾集團等單位合作,建設了7個精准就業扶貧轉移就業合作示范基地,並正推進與蘇州協和人力集團、廣東伊家依母嬰護理公司的『示范基地』建設。
此外,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溫州德力西公司、寧波奧克斯公司、蘇州佳世達電子有限公司、鄭州智游集團、北京京師環宇集團等實力企業也紛紛與樺南縣建立勞務輸出伙伴關系,有力地支橕了貧困群眾轉移就業。僅2017年『春風行動』活動中,樺南縣就邀請省內外合作企業26家,提供各類就業崗位2155個,成功簽約1400多人,其中貧困群眾近500人。
青島宏森木業公司招工代表田秀麗告訴記者:『公司總部的1200多人中,樺南人就有800多人。作為樺南的精准扶貧轉移就業示范基地,我們將竭誠為貧困戶做好服務,支持他們盡早脫貧致富。』
連續兩次到樺南考察對接轉移就業的北京無懮草集團董事長左翼說:『集團已同全國100多家三甲醫院以及北京市各大養老機構達成提供護理員的合作,樺南的貧困群眾是我們優先培訓並安置的用工,盡最大努力幫助樺南的貧困戶實現高薪就業、穩定就業。』
日前,樺南縣縣長梁慶民專程到北京市人社局研討交流促進樺南縣轉移就業工作的方式方法。近期,北京市人社局將組織40位專家到樺南,研究探討脫貧新路徑。
品牌培訓『高端』就業
6月24日,樺南鎮湖南營村的劉桂芳早早來到縣脫貧攻堅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基地,參加育嬰服務、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我們一家三口,每人纔一畝多地,一直靠打零工維持生活。自從參加了縣裡組織的免費技能培訓後,不僅學到了技能也增強了信心。』她還告訴記者,考試合格後,准備去醫院做護工。
如今,一大批貧困農民正通過為他們『量身定制"的系統培訓,陸續走出樺南。
面對新型月嫂、護理等家庭服務市場需求日盛的新形勢,樺南縣把扶持貧困戶高質量、高薪就業的切入點定位在技能培訓上。
今年,樺南縣投入200多萬元,利用縣職教中心閑置的3層建築,維修改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脫貧攻堅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基地』,配備了標准病床、血氧監測儀、育嬰娃娃、廚灶、健身器材等實際操作所需設備,投入電腦、投影儀等教學設施並對學員實行『免學費、三餐費、住宿費、教材費、學習用具費和免費提供就業服務』的六免費培訓。目前,樺南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培訓的熱情高漲,僅月嫂和護工兩個專業就有200多人在排隊等待培訓,周邊市縣的群眾也慕名來旁聽。
在積極推進貧困勞動力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昇培訓的同時,他們大力推行訂單式培訓、定崗培訓、定向培訓等與就業緊密聯系的培訓方式,不斷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今年以來,全縣已開辦各類培訓班24期,培訓927人,304名貧困學員如期畢業,255人成功就業。
在此基礎上,樺南縣同步提昇了中醫按摩、廚師、面點師、汽修4個專業培訓質量,另外美容、健身指導專業培訓也已開始實施。『八大培訓品牌』的建設,有力提昇了轉移就業能力,初步實現了農村貧困人口從『賣苦力』到『憑技能』的轉變。
目前,樺南縣在哈爾濱、北京等市高端市場就業的月嫂、護工月工資已達到6000元以上,部分金牌月嫂月工資已超過了1萬元。大八浪鄉檢草溝村婦女黃殿娟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經培訓合格後,由縣就業部門推薦到北京優倍優聰公司上崗,目前,她每月的純收入都在1.1萬元以上。在她的影響下,該村的杜秀芬、房梅芝等貧困家庭婦女也鼓起勇氣參加了『月嫂』培訓並成功在京高薪務工。
『樺南牌月嫂』『樺南牌護工』如今已成用工市場品牌。截至目前,全縣成功轉移就業農民工41479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有9049人。
就業服務保駕護航
針對轉移就業貧困戶反映的外出務工開始階段住宿落腳難、生活成本高等難題,樺南縣積極探索在勞動力轉移輸出人員集中城市創建『貧困人員就業轉移輸出服務站』,設專人為外出務工的樺南貧困人員提供『保姆式』服務,全面解決他們就業成本過高和法律維權等相關問題。
目前,該縣在哈爾濱、北京、沈陽、青島、蘇州、煙臺、廣州等外出務工貧困人員集中的城市,依托當地合作伙伴建設了9處服務站。此外,這個縣還對因政策轉移或其他原因進城難就業的貧困人員,特別是有輕度殘疾、疾病和智障但能從事簡單勞動的貧困人員,采取公益性崗位的方式進行托底安置。根據具體情況安排他們到環衛、園林綠化等崗位,使用就業專項資金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增加貧困家庭收入。今年,政府將兜底安置就業崗位150個。
樺南縣委書記魯長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989」工程的實施,使更多的貧困人員由農村轉向城市,由階段性就業轉向長期的穩定就業,由松散自發的外出打工轉向企業員工制的管理,實現了農村貧困勞動力在制度保障下穩定就業,增收脫貧。』
今年,樺南縣明確提出了『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00人、新增轉移就業1.2萬人』和力爭『兩年內勞務輸出農村貧困人口6569人』的工作目標。『在全面奔小康的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樺南縣委縣政府對全縣人民做出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