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0日訊 近日,有齊齊哈爾市民向本報反映稱,這幾天朋友圈內丟孩子的信息,把他們一家人嚇壞了。一則是家中老人看到的,說錦繡花園小區附近三歲女孩被四十多歲的男人抱走,另一則也是三歲女兒在西門橋被四十多歲的男人抱走。家中有二歲女兒的王女士立即將這兩則信息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
昨日,記者在王女士轉發的朋友圈中看到,其中的一則『西門橋丟孩子』的信息中並沒有寫明具體時間和具體城市及地點,只是草草地寫著今天上午和丟失地點在西門橋附近。信息中還附有必有重謝15萬元,轉發一條給紅包8.88元等信息。
『急轉!尋人!幫忙擴散!』這樣開頭的信息往往十分吸引眼球,但這看似『真實無疑』的信息,其實漏洞百出。記者根據信息上的電話號碼想要添加其微信,系統卻提示該用戶不存在,遂試著撥打電話,顯示號碼歸屬地並非本地,手機管家提醒為『詐騙電話』,語音提示所撥電話已關機。
記者隨後又網上查詢,發現該消息去年就已頻現網絡,只不過丟孩子的人從『張靜傑』變成了『寧繼春』,後來又變成了『王彥林』。地點也換成了『沃爾瑪附近』、『西門橋附近』、『錦繡花園小區附近』等,其餘內容均如出一轍。經其他地區媒體記者和警方調查核實,此為虛假信息。
『這樣的信息,真不敢隨便轉發,有些是假信息不說,電話號還可能是吸費電話。』市民劉先生說。
警方提醒:市民轉發求助信息時要注意甄別,看到類似的尋人消息,可上網查詢關鍵詞,一定要核實消息的真實性,核對人名、地名、電話歸屬地等內容,不要盲目轉發、轉載,警惕網絡騙局。如發現消息可疑,應及時舉報。而且此類信息轉發次數多了,只怕一旦碰到真的尋人信息,也不再有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