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2日訊 近來,綏芬河市民驚喜地發現,往朝陽村走,路邊的白色垃圾消失了;從新華橋上往下看,那裡廢品回收站搬家了;成立的違規建築拆除了,新栽的千株山杏成了亮眼的景致;棄管樓裡的『牛皮癬』沒有了,樓道牆壁粉刷一新;道路斑馬線前,禮讓行人的車輛越來越多了,行人過馬路方便了……從市區到城郊,說起文明城創建帶來的新變化,很多老百姓都不約而同要點個贊。
城市環境大變樣
4月末5月初,綏芬河市城管局組織執法人員,對新華橋下開展了為期3天的環境衛生整治。責令廢品回收站搬家,依法拆除了7處違章建築,清理了大橋下河道裡的生活垃圾,私自開荒種地的行為也被制止。隨後,這裡栽上了1000多株山杏。曾經飽受垃圾『折磨』的附近居民,為創城的一系列行動豎起了大拇指。
從春天到現在,綏芬河在全市環境綜合治理中,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綏芬河鎮共組織清理垃圾176處,清運垃圾140多車,共760多立方米,清理樓體廣告96棟,約4485平方米。阜寧鎮城建處、各社區清理垃圾30餘處,約610車,清理樓體廣告45棟,約180餘處,300平方米。
全市各方一齊動手,共清理亂貼亂畫2000餘處,拆除戶外廣告、破損條幅200餘處,治理噪音擾民150餘次,清理小菜園50處,維修破損棧橋10處,清理人工湖河道8000米。尤其是環衛保潔方面,清洗道路86條,清理衛生死角40處,使用洗道車輛200餘車次。城市綠化方面,栽植樹木20824株;栽植花株23萬株,鋪設草坪19500平方米。
6月12日,一條題為『你需要粉刷樓道,我給你涂料』的微信鏈接,在朋友圈頻頻被轉發和點贊。原來,這是綏芬河鎮推進文明城建設改善城市環境的一個具體做法。據了解,在文明城創建過程中,綏芬河鎮通過組織協管員和發動居民等多種方式,對轄區內棄管樓樓道牆壁進行清理和粉刷,使小區環境大變樣。山城路教師樓裡的居民張多奎,就在朋友圈裡曬出了自家樓道粉刷前後的對比照,還說鎮裡的做法確實好。
守護斑馬線上的文明
道路斑馬線是行人的生命線,也是行人的法定路權,應當受到禮讓和保護。今年5月末,綏芬河市長江路、同福街、中福街、幸福街等街道斑馬線前『禮讓行人』標識上崗,營造了文明禮讓的氛圍。
6月14日上午10時,交警大隊一中隊負責人,向斑馬線前未禮讓行人的司機開出了首張罰單,向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的行為宣戰。這意味著,斑馬線前機動車禮讓行人,不僅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受到法律的約束。
頭戴小紅帽,手拿指示旗,身穿文明志願者馬甲,日前,綏芬河市已組織105家各級文明單位志願者,在全市主要交通路口開展文明交通勸導服務,引導市民文明出行,成為文明城流動的風景線。
倡導文明交通要從娃娃做起,團市委和教育局等單位,在第二小學開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交通一起走』主題隊會,通過孩子,向廣大家長發出了文明出行的倡議。
集中督導提昇文明指數
為了紮實有效推進文明城創建工作,綏芬河市成立了10個專門的督導組,分別是:市容環境督導組、交通旅游賓館督導組、社區物業督導組、市場誠信超市與救助督導組、餐飲食品與集貿市場督導組、網吧校園周邊和文體設施督導組、窗口單位督導組、未成年人督導組、創建檔案材料綜合組、創建活動與創城宣傳組。
自全市文明城創建動員大會後,各督導組就圍繞市容環境、交通環境、市場環境、社區環境等常態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一線,集中攻堅,使全市各方面環境面貌大為改觀,城市文明指數大幅提昇。
另外,今年以來,5萬份《綏芬河市爭做文明市民倡議書》,被分發到了市民家中。在全市,幾乎任何一位公務人員,包括賓館服務員、商鋪營業員等,都能回答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這是因為全市公共場所都設置了核心價值觀文明展板、宣傳畫,讓人們耳熟能詳。
如今,在百年口岸,文明城創建,不再是某個部門的事,遵守文明公約,踐行文明禮儀,成為與每個市民息息相關的大事,大家都在為此而不懈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