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2日訊(記者 雷蕾)7月11日晚,哈爾濱市香坊區人民法院開展『晚茶』集中執行活動,以傍晚約見的形式,依法傳喚拒不履行義務的24起案件的被執行人,以釋法析理與強制措施相結合,敦促失信被執行人履行義務。

被執行人被法院從家中傳喚。
『此次行動是「解決執行難」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行動,參與今晚行動的所有乾警要以依法執行、規范執行行為、敦促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為重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充分做好被執行人的思想工作。通過此次「晚茶行動」,向公眾傳達我們香坊法院在「解決執行難」上的決心和態度。』當晚17時,『晚茶行動』開始前,香坊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守春向執行局乾警做了動員,並代表院黨組對參加行動的所有乾警表示慰問。
隨後,執行局副局長陳力一聲令下『開始行動』,三組執行隊伍分別奔赴香坊區、南崗區、道裡區、道外區等地對24起執行案件開展集中執行。
據了解,這24起執行案件的被執行人均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而被香坊區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其中部分失信被執行人還多次被法院傳喚仍拒不履行。這次行動,香坊法院采取『傳喚約談』的方式,邀請失信被執行人到法院喝『晚茶』,通過法院強力的威懾機制敦促被執行人履行法律義務。

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

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
7人被傳喚至法院1人當場還錢
本網記者跟隨第三組執行隊伍,一路警燈閃爍,先後來到香坊區高麗風情小鎮、熱電廠家屬區、遠大都市綠洲、樂強小區等地,陸續『堵』到了三名被執行人,但有幾處住址因家中無人讓執行隊伍連吃三次閉門羹。
李峰是當晚『晚茶行動』中第一位被傳喚至法院的被執行人。李峰於2010年向張林借款3萬元, 2012年李峰還款1萬元,剩餘2萬元,張林多次催要,李峰仍未還款。2014年,張林向香坊區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期間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約定李峰於2014年12月末前償還張林欠款2萬元。
但李峰並未按調解協議履行,張林於2015年1月向香坊法院申請執行。院執行三庭副庭長張麗華接案後,向被執行人送達了執行通知書。李峰與張林原是朋友關系,因借款糾紛李峰怨氣很大,拒不履行。辦案人多次聯系李峰並到其家中做思想工作,但雙方當事人積怨已深,很難化解。這次『晚茶行動』中,李峰被傳喚至法院,執行員再次釋明法律規定,告知法律義務。被執行人李峰在看到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力度和態度後,表示願意履行法律義務。當晚,給付申請人本金2萬元及3200元遲延履行金。
當晚的行動共傳喚到位7名失信被執行人,經執行員釋法析理, 1名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另有4名被執行人與申請人達成和解並當場履行了部分款項, 2名拒不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被予以司法拘留。

行動前部署方案。

香坊法院外牆電子屏全天24小時播放失信被執行人信息。
24起案件被執行人被約『喝茶』
香坊法院半年執結上千起案件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香坊區人民法院以提高執結率為重點,以『解決執行難』為目標,多措並舉,推進執行工作。在法院大樓外側設立電子大屏幕,全天24小時播放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在全市率先與工商銀行協作建立了『一案一賬戶』的案款管理模式;全體執行乾警加班加點查控被執行人財產信息。上半年共執結案件1132件,同比增加381件,增幅33.66%,其中,實結211件,執行到位7581萬元。
香坊法院接下來將繼續開展類似的執行行動,敦促被執行人履行義務,對拒不履行法律義務的失信被執行人給予相應的司法制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捍衛司法尊嚴。(文中涉案人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