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4日訊 (記者 周秘) 多年來,他熱衷於兒童福利事業,以寬厚博大的胸懷和孝老愛親的善舉,為孤困兒童橕起了一片藍天,讓孤困兒童們在溫暖幸福的大家庭裡也找到了真愛,譜寫了一曲關愛兒童、樂於奉獻的人生贊歌,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一致認可。他就是黑龍江省推薦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齊齊哈爾市克山縣洪武馬鈴薯種薯合作社理事長田洪武。

田洪武和孩子們在一起 。
躊躇滿志,在奮斗中歷練成長
田洪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兒子,家中有姐弟六個,家境非常貧困。小時候,田洪武一家經常得到左鄰右捨的幫助,善良的父母經常教導他要記住別人的恩惠,長大後要懂得回報他人。因此,田洪武從小就養成了尊老愛幼、吃苦耐勞、樂於助人的好品質。
他十六歲就跟著他人開貨車,經過多年打拼,逐步建立了自己的運輸隊,到1994年,已擁有大型運輸車輛10臺,經濟積累達到100萬元。隨著事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回饋父老鄉親的情感在他的心裡越發強烈。
滿懷真情,在發展中奉獻愛心
從1996年開始,他便不間斷的資助貧困學生,不管多忙每年都會去慰問社區的貧困、重病、失獨居民和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十幾年來,他的愛心活動從沒有停止過。

田洪武和孩子們在一起 。
2010年,2歲半的雙胞胎孤兒隋吉成、隋吉龍的父親農藥中毒去世,母親改嫁不知去向。當田洪武得知此事後,和愛人到家一看,數九寒天的小屋特別冷,倆孩子小臉凍得通紅,爺爺外出務工,奶奶眼睛基本看不見啥,田洪武當即給老人拿了1000元錢讓老人買點煤燒。回家後,田洪武越想越難受,看著這倆可憐的孩子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困境,幾乎一夜未眠。第二天他又去了雙胞胎家,說明想收養他們的想法,兩位老人當即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們最愁的就是自己年紀大倆孩子沒人照顧,這下好了,他們終於可以放心了。接下來的日子裡田洪武扛住了兄弟姐妹和社會上的重重壓力,毅然的把兩個孤兒接到自己家中撫養。由於長期營養不良,倆孩子又瘦又小,田洪武夫婦從飲食上想方設法給倆孩子調理,孩子哭鬧田洪武夫婦哄著,孩子生病了他們夫婦每人抱著一個孩子輸液,後來又找來阿姨專門照顧倆孩子,現在倆個可愛的雙胞胎不僅健康成長而且德智體全面發展,已經上小學了,成績非常優異。
這件事對田洪武的內心觸動很深,他覺得領養的這兩個孩子只是眾多孤困兒童中的個例,對於全縣乃至整個社會來說,還有更多的孤困兒童需要救助。於是,在他心中冒出了辦孤困兒童福利院的想法,他決定個人投資辦一所孤困兒童福利院,把全縣的孤困兒童都接過來撫養。2011年6月1日,經省民政部門批准,投資520萬元佔地面積3060平方米的全省首家民助公辦的洪武孤困兒童福利院終於建成投入使用,當年就收養孤困兒童8名。
為了給孤困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他僱用職工12名,分別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教育培養和安全保障。同時,投入9萬元,建設了2500平方米的籃球場和乒乓球室、微機室、圖書室、放映室、活動室,並購進微機、投影儀等教學設備,較好地滿足孩子學習、生活和娛樂的需求。為了使孤困兒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凡是到入學年齡的孩子,每年都提前為他們聯系好學校,保證及時入學,並建立校院聯系機制,指定專職人員每周和孩子老師溝通一次,隨時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以進一步加強孩子的監督和管理。為了保證孤困兒童的身體健康,田洪武專門從哈爾濱聘請專業營養師,為孩子們健康成長進行營養配餐,並堅持每年為他們進行一次體檢。
2012年,河北鄉新中村的秦強、秦緣兄妹倆,由於父母相繼離世,給他們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和沈重負擔,當時哥哥秦強只有15歲,妹妹秦緣僅有3歲,田洪武得知這一情況後,帶著妻子第一時間趕到兄妹倆家中對他們進行援助,並提出收養他們的想法。當時,秦強、秦緣兄妹倆的姑姑、舅舅很不理解,認為他有什麼企圖,當面拒絕。後來,田洪武多次深入到秦強、秦緣兄妹家中,不厭其煩的和他們的親屬進行溝通,經過幾番周折,最後終於得到了他們的認同。兄妹倆來到福利院後,田洪武把秦強安排到種薯合作社學習,秦緣上了幼兒園。如今,秦強已成為合作社熟練各種機械作業和農業生產的多面手,並有了一定積蓄,2016年出資7萬元交了樓房首付,購買了一套75平方米的住宅樓,秦緣也上了小學四年級,兄妹倆對今後的生活充滿了美好憧憬和希望。
通過幾年的發展,福利院的孤困兒童已由2011年的8名增加到現在的26名,這些孩子不僅得到健康成長,而且有的已經成為社會的有用人纔。特別可喜的是,2012年孤困兒童福利院飛出了金鳳凰,18歲的何秀麗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海南師范大學。2013年孤兒廉成豹以587的高分考入合肥工業大學。目前,福利院的孤困兒童已有3名考入省市重點大學,田洪武夫婦都是親自把他們送入大學校園,並承擔一切學習和生活費用。何秀麗如今已經考研,每次假期回來都回到福利院,把這裡真正當成了自己的家,把田洪武夫婦當成了自己的親生父母。她說,沒有田爸、田媽就沒有我的今天,更不會有我的未來,這份恩情我將永生難忘。
近年來,隨著土地流轉規模的不斷擴大,從事二、三產業的人越來越多。面對留守兒童逐漸增加的實際,2013年,田洪武又與克山縣婦聯共同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使全縣留守兒童切身感受到了社會各界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在留守兒童之家組建當天,田洪武出資10000元為留守兒童贈送了新書包和學習用品。為使留守兒童能夠經常性的和父母保持溝通聯系,田洪武還特意安裝了視頻電話,使很多小朋友在留守兒童之家能和在外務工的父母進行視頻聊天,相互了解情況,增進感情。洪武留守兒童之家還不定期開展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毛岸青紀念館和市SOS兒童村聯誼共建等活動,使他們盡情的享受快樂。同年,田洪武又出資39.5萬元購進了一臺考斯特面包車,專程接送留守兒童,使他們再次享受社會對他們的關愛。
田洪武用博大的愛心,為孤困兒童們橕起了一片藍天,孤困兒童們在這個溫暖幸福的大家庭裡也找到了真愛。每當田洪武忙完事務回到孤困兒童福利院時,一群孤困兒童一聲聲爸爸圍前圍後的和他親熱,都使他感受到溫暖,這是孤困兒童對他付出的最好褒獎,同時也讓他感受到了今後自己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如今還有人問田洪武,辦孤困兒童福利院後不後悔,田洪武總是動情的說:『我永遠都不後悔,這是我最幸福的事,今後三年我還要收養孤困兒童60名』。
飲水思源,在感恩中回饋社會
在積極發展福利事業的同時,他還飲水思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回饋社會上,用田洪武自己的話說:『盡我的綿薄之力為老百姓、為社會做點事是應該的』。幾年來,先後出資1510萬元,組建了2個民辦義務消防隊,免費為企業和群眾求助義務出警146次,保護財產近千萬元,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贊揚。2012年,他又無償出資63萬元,為當地貧困村民建成了9棟建築面積106平方米的別墅式農民住宅,使貧困農民的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