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4日訊 (記者 陳顯春) 13日,『精准扶貧采訪行』走進富裕縣采訪產業扶貧模式。該縣以畜牧業養殖、高效農業種植及發展旅游業帶動貧困戶就業及參與分紅。該模式既讓扶貧資金保值增值,又讓村集體有收入,貧困戶能脫貧、可持續。

大雁養殖扶貧。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旅游帶扶貧,富裕縣龍安橋鎮位於烏裕爾河流域、紮龍國家級濕地保護區邊緣,域內濕地草原等自然生態保持良好。據龍安橋鎮副鎮長陳德忠介紹,該鎮依托生態資源發展旅游業已入選全國旅游扶貧示范項目。以龍騰生態溫泉度假莊園作為載體,通過發展旅游和特色養殖產業,輻射帶動了貧困戶持續增收。在企業提供的300多個就業崗位中,167人為貧困人口。此外,該企業養殖大雁2萬只,每年免費為20戶貧困戶提供500只雁雛,年底以保護價收購,貧困戶年均增收2500元。

水田扶貧。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龍安橋鎮興裕村水田產業扶貧項目惠及貧困戶73戶、204人。據龍安橋鎮紀檢書記張福利介紹,2017年初,縣裡整合扶貧資金890萬元,投入村集體領辦水田合作社,實施『旱改水』項目3500畝,預計年總收益100萬元。從項目總收益中拿出75萬元用作扶貧資金效益分紅,可帶動興裕村、富欣村、雅洲村等3個整村實施村402戶貧困戶,戶均增收約1870元。

奶牛扶貧。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富裕縣?欣牧業奶牛標准化規模養殖基地位於富路鎮小來克村,總投資12億元。據富裕縣畜牧局金國鋒介紹為了推動產業發展和扶貧雙贏,更好地實現產業帶動脫貧,富裕縣采取打捆使用扶貧資金、集中入股投放企業的辦法,依托?欣牧業產業一體化項目,整合專項扶貧資金2100萬元,以年利率8%投入?欣牧業。2016年末,已將168萬元效益分紅支付給全縣10個貧困村,帶動2405戶貧困戶受益,年戶均增收700元。
依托產業脫貧模式,預計2017年12月末,富裕縣產生扶貧效益將達1800萬元,帶動全縣46個貧困村收益184萬元,每村平均收益4萬元,帶動1.1萬戶貧困戶年增收近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