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8日訊 推進上市和新三板掛牌工作,是拓展企業融資渠道的重要手段。日前,記者從市金融辦獲悉,年初以來,大慶市成功掛牌新三板的14家企業新增融資額2.09億元,目前累計融資額達到了3.85億元。
上半年新增融資額達2.09億元
融資難一直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掛牌新三板,使企業的這一難題得到了有效緩解。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大慶市登陸新三板的14家企業新增融資額2.09億元,有效解決了企業的資金需求。
市金融辦相關工作人員說,在14家掛牌新三板的企業中,同禹藥品包裝股份有限公司發展速度較快。
據了解,黑龍江同禹藥品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年初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功掛牌,成為大慶高新區第四家登陸新三板的企業。
給予林甸縣企業上市『特殊福利』
目前在大慶市,上市熱情最高的要屬林甸縣的企業了。
據了解,前不久《中國證監會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簡稱《意見》)發布,大慶市搶抓政策機遇,大力支持林甸縣企業上市融資。
《意見》提出,對注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3年、繳納所得稅滿3年的企業,或者注冊地在貧困地區、最近一年在貧困地區繳納所得稅不低於2000萬元且承諾上市後3年內不變更注冊地的企業,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
《意見》還指出,對注冊地在貧困地區的企業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實行『專人對接、專項審核』,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掛』政策,減免掛牌初費。對注冊地在貧困地區的企業發行公司債、資產支持證券的,也適用『即報即審』政策。
從正常上市過程來看,從企業提出申報、審批、通過往往需要3-4年的時間。而符合上述《意見》條件的貧困地區擬上市企業可以享受『特殊待遇』,也就是『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優勢。這樣一來,可大大縮短上市審批時間,加快企業上市融資。
同時,待企業成功進入資本市場後,也將從稅收、就業、投資等多方面拉動當地及大慶市經濟發展。此外,這也會助推大慶脫貧任務更快、更好地完成。
目前,市金融辦正積極做好與省證監局的對接,幫助林甸縣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上市。據悉,在上述利好政策的帶動下,大慶市已經吸引了外地多個企業進入林甸『落戶』發展。
政策引領,企業進軍資本市場『提速』
上月初,大慶市政府與中國證監會黑龍江監管局簽訂《關於促進大慶市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合作備忘錄》。
按照備忘錄約定,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合力推進大慶市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有效防范資本市場風險,不斷提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以資本市場的又好又快發展推動實體經濟的轉型昇級,具體包括強化上市資源培育、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功能、提昇企業的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緩解企業融資難題等10個方面合作內容。
據市金融辦介紹,在一系列政策的引領下,企業上市積極性不斷提高,企業衝擊國內外資本市場的步伐顯著加快。這不僅促進了企業更好發展,也將助推大慶市經濟轉型發展。
采訪時,大慶市多家企業負責人表示,隨著金融部門的宣傳、引導,企業明白了借力資本市場、解決融資難題的重要,只有借力資本市場,企業纔能快速地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