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0日訊(記者 王亮)19日,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發布《關於加強水稻穗頸瘟預防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要求,認清嚴峻形勢,抓住關鍵環節,實施科學防控。在做好稻瘟病防控的同時,要密切監測三代粘蟲、蝗蟲等中後期重大病蟲害的發生,做到及時准確預報,全面有效防治,務必打勝今年全省重大病蟲防控戰役,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據省植保站監測分析,受6月份低溫天氣影響,前期水稻生長緩慢、分?不足,很多稻農為搶農時、促分?,偏施氮肥現象較為普遍,加之主栽品種抗病性較差,感染稻瘟病風險加大。穗頸瘟是影響水稻豐產豐收的最主要障礙因素之一,一旦發生,輕者嚴重減產,重者全田絕收,且只能防不能治。今年無論是從水稻主栽品種的抗病性及施肥、田間長勢、栽培狀況等方面看,均存在穗頸瘟流行暴發的基礎,關鍵決定因素是天氣條件。近期雨水頻繁,葉瘟發病點次增多,感病態勢加重,且水稻生育進程即將進入最易感病的抽穗期,如果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現連陰雨天氣,特別是遇連續3天以上的雨霧日,穗頸瘟暴發流行的風險極高。
通知要求,各地務必搶抓有效時機,迅速掀起防控高潮,確保適時防控、全面防控。要突出重點地塊,充分調動有限的防控能力,有重點、分主次開展噴藥防治,並要抓住關鍵時期,在孕穗末期(破口期),對重點地塊務必噴藥保護。同時,使用常規背負式噴霧器施藥,要確保噴霧用水量和中下部葉片著藥,以提昇防控效果,並盡量選擇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4點後,防止出現藥害及影響水稻授粉。
通知強調,各地要堅持重大病蟲防控『政府職責、屬地管理、聯防聯治』原則,增強『公共植保』理念,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思想准備,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防控穗頸瘟預防作為今年水稻安全生產的頭等大事,上昇為政府行為。防控工作要做到領導責任、資金籌集、輿論宣傳、技術指導及物資准備五個到位,工作責任要落實到部門和人頭,把防控任務落實到農戶和地塊,切實做到『有病必防,責任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