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溫暖的『生命快遞』 一份來自黑龍江抗洪搶險現場的報告
2017-07-24 09:45:16 來源:新華社  作者:潘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48歲的村民劉俊光躺在木頭捆成的簡易擔架裡,一邊流淚一邊在心裡默默數著:第10跤、第11跤……洪水肆虐過的10公裡山路,3個多小時的時光,扛著擔架的消防戰士們雖然一路泥濘、不斷跌跤,卻硬是沒讓擔架翻倒,保護住了劉俊光。

  19日18時,眼看著洪水把鄰居家房子轟的一聲衝塌,劉俊光帶著家人不顧一切奪門而出,可剛跨進院子,腳就不知被什麼紮透了,雖然鑽心地疼,但這個硬漢咬了咬牙繼續趟水狂奔。

  從當天中午開始,天空就像漏了一樣,瓢潑大雨把劉俊光和黑龍江省尚志市紅石屯數百戶鄉親圍困在村裡,這裡成了斷水、斷電、斷通訊的『孤島』。

  趕來救援的黑龍江省公安消防總隊副總隊長鄒萬峰在湍急的河流旁把手一揮:『不能等了,架橋時間太長,趕緊滑索過去勘察救援!』由9名黨員和乾部組成的突擊隊開始強渡。

  『滿眼都是垮塌的院牆和房屋,道路路基被掏空、電線杆成了「水上漂」,雖然消息隔絕,圍在高地的鄉親們還是眼巴巴地盼著我們。』徒步4個多小時挺進核心災區的隊長王貴軍心裡一緊。

  最讓人擔心的是劉俊光的傷勢,他兩個腳趾已經腫得像小饅頭,貫穿的傷口附近大范圍紫黑色,隨時面臨截肢和感染死亡的風險。此時,黑漆漆的夜空仍下著大雨,焦急的突擊隊員陳賡和孫榆德找到兩根碗口粗的樹乾,用鐵絲和絲袋子、被單制成擔架。

  『晚上洪水暴漲,強行返回容易讓傷員落水更危險。』突擊隊員張本鑫深知來時一路的危險,在第一時間簡易處置傷口、與指揮部聯系急救人員在對岸接應後,他們開始倒數黎明。

  晨雨中,一抹抹橙紅色扛著『生命快遞』出發了。『你放心,人抬肩扛也要保住你的腳!』突擊隊員張鵬飛安慰著劉俊光。

  『山泉水拔涼拔涼的,腳走了一會兒就抽筋了。』一路上,救援隊趟過了4條湍急的河流,最深的淹到了腰,擔架隊4人手抬、2人肩扛,輪流交換卻不停歇,鞋裡的沙礫磨起了一個個水泡,他們乾脆脫了鞋光腳。

  擔架上的劉俊光腳疼、心更疼。『這路不好走,抬著我的兄弟們好幾個都摔倒了,但擔架始終沒落地,這讓我咋忍心!』他告訴記者,這兩天自己兩次淚奔,一次是看著房子和木耳菌袋埋在淤泥裡感到絕望,一次是這一路泥濘中重新找到了生的希望。

  踩在洪水留下的淤泥中,不時翻越樹枝、垃圾、木耳菌袋等障礙物,腳下沒跟的隊員們稍不留神就會崴腳跪倒、摔了又摔,劉俊光越是勸著休息一下,大伙的步伐就越快,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場與生命的賽跑。

  鄉間公路被衝毀,一會走在田裡,一會繞到山上……救援隊終於來到了河岸,劉俊光不捨地拉著幾名戰士的手剛想說幾句感謝的話、問問他們的姓名,就被放上溜索緊急遞送到了對岸的救護車。

  累癱在地上的隊員們大口地喝著水,緊接著開始執行下一道救援指令。

  前方,洪魔肆虐處,有群眾的期盼,有戰士的承諾,有魚水情深的不離不棄,還有那驚險動人的溫暖故事……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黑龍江省積極應對降雨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