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文玉暴雨中救助群眾。
捨棄小家,只為滾滾車流
曹文玉熱愛交警工作,從警的近三十年時間裡,幾乎沒休過一個完整的周末,總是在周而復始的加班中度過。他每年有175天都在加班,相當於一年乾了一年半的工作。五加二、白加黑,他的妻子早已適應了這一切,默默地做好家務,照顧好孩子。曹文寶沒有給孩子開過一次家長會,他許給孩子的承諾總是下個周末去游玩,卻始終沒有實現。因為越到周末,人流、車流越多,曹隊越忙,他要執勤、他要上崗。每提及此,曹文玉都覺得很愧疚,愧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欣慰的是,妻子和孩子對他的工作都非常理解,有時他忙得來不及吃飯,兒子還會把飯菜送到單位,這讓他很自豪。
雖然父母年事已高,他這個『不孝兒』卻沒有因此請過一天假。父親患病期間,他自己忙於整治秩序,無暇分身。2007年,曹文玉父親去世,上午送走父親,下午他便返回了工作崗位;兒子結婚時參加完典禮儀式便直接上路巡查;今年春節,80多歲的老母親那句『兒子,你哪個春節能陪媽吃頓團圓飯?』的話語,至今讓他難以釋懷,因為,任交警大隊長10年來的每個除夕夜他都是在單位度過。無數次他伺候母親躺下,母親還沒睡著,他已酣然入夢。母親深知兒子太累了,只能心疼得默默落淚。
從事交通管理工作來,雙休日、節假日他從未休息過,在抗洪搶險、抗擊冰雪及火災現場,他多次身先士卒,深入一線,為群眾挽回了經濟財產損失。
創新管理,描繪和諧畫卷
綏化市區是一個80多萬人口的城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特別是近年來綏化經濟快速發展,城市機動車輛每年以13000餘臺的速度聚增,路窄車多、交通堵塞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如何給市民創造一個暢通的交通環境,成為擺在了曹文玉面前的一個難題。
上任大隊長伊始,他親自帶領民警走街道、進社區,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各界人士征詢對交管工作的意見及建議,與時俱進,從而完善和創新工作思路。
2009年,他專門組織編印了《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讀本》,並將道路交通安全課正式納入教學計劃,編入課時,一直持續至今。2011年、2012年大隊分兩次派優秀交警中隊長進駐轄區中小學校任交通安全副校長,實現了校園交通管理無盲區。2012年2月,實施農機、交警合署辦公,在北林區永安鎮永興村成立了全省首家『道路交通安全警務室』。2013年,北林大隊在轄區148個行政村設立了交通安全員,解決了農村道路交通失管失控問題。任基層交警大隊長10年來,曹文玉同志對轄區道路交通管理采取的一系列創新舉措,為轄區道路交通作出的積極貢獻,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2014年,他聘請了大慶『八一』農墾大學專家制定了市區道路交通管理5年規劃,確立了領導包片、中隊長包面、民警包段的工作理念。在市區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學校、商場錯時上下班(上放學)措施,對市區10條主要街路實施了機動車單行,使轄區道路通行能力明顯提高。2016年,為了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在曹文玉積極協調下,將老城區3處路口進行了渠化改造,高峰期間路口通行效率明顯提昇。當年,他又主動協調6家單位,將學校門前10餘處路障全部清除,門前道路變得開闊暢通,困擾學校多年的交通安全問題,受到全校師生、家長及周圍群眾的一致好評。
無論城鄉任何交通事故處理,公平、公正和公開都是百姓心中的一杆秤。為此,曹文玉創新地實施了交通事故每周例會分析制,2012年接管交通事故工作至今,堅持每周六召開一次事故分析例會,實施交通事故『個人辦案、集體定責、領導審批』,整個事故處理過程做到了公開、公正、陽光透明。為了提高事故處理工作效率,他還提出了『三快、兩准、一滿意』工作法,即出現場快、處理現場快、結案快,現場勘查准確、責任認定准確,群眾滿意。2016年實施了交通事故網上繪圖,成立了交通事故快處快賠中心,提高了事故處理工作效率。
2012年至今,轄區交通事故每年下降20%左右。近兩年處理的近萬起交通事故中,未有一起上訪投訴案件發生。
錚錚鐵骨亦柔情,風霜雪雨,笑迎春風,壯志豪情。有人說交警時刻保護著人民群眾的安全,恰好,曹文寶成為黑土地上一盞閃亮的『紅燈』,照耀著綏城市民的平安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