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全省道德模范艾宏宇:一腔忠誠鑄警魂
2017-07-30 12:2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牢記宗旨 務實為民 無私奉獻做公僕

  他在工作日志的第一頁寫到:『群眾的疾苦時刻不忘,百姓的冷暖永掛心頭』。他的工作日志裡,滿滿的是數不清的家庭住址、數不清的名字、數不清的電話號碼。『艾宏宇』的名字在轄區家喻戶曉、老少皆知。

  小王方哭了:『艾叔叔、自從我媽媽去世後,就從來沒有人對我這麼好過。』2003年8月,11歲的王方,母親去世,父親以撿破爛為生,王方因語言障礙無法上學,流浪街頭。是艾宏宇把孩子領到浴池,親自為孩子搓澡,從裡到外為孩子買了新衣裳和涼鞋之後。又多次與學校聯系,讓他重返課堂,還為他們家申請了每月200多元的救濟。同時,自掏腰包為他們買了地革、被褥等生活物品,讓他們生活有了著落。

  小雲飛說:『艾叔叔是最美的向陽花。』艾宏宇是向陽花公益社的一名志願者。一個兒童節,宏宇前往市福利院看望孩子,結識了患小兒麻痺的孤兒劉雲飛,從此開始了對小雲飛的幫助。就在宏宇發病前一天,他還買了新衣服看過小雲飛。小雲飛說:『每年艾叔叔都會來看我,給我帶吃的、穿的、用的,他忙,我們不能經常見面,他就給我打電話,鼓勵我、幫助我。』

  馬風湘笑了:『是好民警小艾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馬風湘患有糖尿病、膀胱癌多年,15歲的大女兒患癡呆癥,不能自理,母女常年打針吃藥,二女兒在嶺西三中讀書,全家所有的經濟來源就是丈夫出力裝車的微薄收入。2003年11月,他主動上門,買來了水果、奶粉等補品,並捐助300元錢,此後,他又多次跑相關部門協調,為他們一家辦理了低保。還從自己工資裡擠出1500元錢,幫助開了個小賣店,馬風湘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轉機。

  孫慶殊、王鳳蘭兩位老人感激涕零:『小艾這年輕人沒比的,比親兒子都親啊。』居民孫慶殊、王鳳蘭兩位老人家境貧寒,王鳳蘭又患有白內障眼疾,唯一的兒子又不盡贍養義務。艾宏宇得知這一情形後,一有空就去看望他們,幫助擔水、劈柴、買藥、煎藥,還為解決老人手術醫療費問題,幫助老人做了白內障手術。

  居民宋景雪逢人便說:『艾宏宇救過我的命。』25委居民宋景雪突發重病,艾宏宇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將其護送到醫院,背著宋景雪樓上樓下看醫生,終使患者轉危為安。

  李天順、張清賢、高玉守、馬風湘、孫慶龍……他幫助過的人太多了,在他身上感人的事跡太多了,感恩他的人、想念他的人太多了。

  德耀人生 有口皆碑 一腔忠誠鑄警魂

  『德不孤,必有鄰』,愛你的百姓沒有忘記。得知艾宏宇發病搶救的消息,轄區居民200多人次,自發來到醫院探視,病房一度被圍得水泄不通,很多群眾在醫院外面久久佇立。2月10日的追思大會,300多轄區居民群眾,自發獻上70多個花圈,自發為英雄送行。

  追思會現場,被艾宏宇生前照顧6年之久並結下深厚友誼的殘疾人潘星文泣不成聲:『老弟呀,三哥來看你來了,你咋這麼狠心丟下三哥不管了……』;他資助過的王方、雲飛、小榮幸來了,他們長跪在艾叔叔的櫺前揮淚如雨:『艾叔叔,每年的今天我們都會給你掃墓,都會陪你』;遠在外地的李桂香,聽到噩耗,特意趕回來,來到艾宏宇的骨灰暫存地,痛不欲生:『老弟啊,你怎麼走的這麼早、這麼急啊,如果老天爺答應,我願意替你去死,你是好人,你應該活著!』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你的戰友沒有忘記。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戰友潘佳臣悲痛難抑:『他是累死的,紀檢、督察、信訪的擔子都他一個人身上,要過年了,他總是沒黑沒白走訪慰問、檢查值班值宿、接待群眾來訪。醫生說這個病是連續高強度的工作導致的。』

  他的戰友、也是一起晨練的好友王偉佳掩面而泣,在艾宏宇的微信裡發現這樣一段話:『快過年了,開完這個紀律作風會議,就可以歇一歇啦。』是啊!每年除夕他都主動請纓值班,用他的話說:『我是班子裡最年輕的了,我來。』這一值就是8年,分局局長徐慧峰得知後,今年的大年三十說啥也不讓他值。本來家裡已經定好,遠在沈陽的妹妹不回家過年了,今年過年由艾宏宇陪伴二位老人,可誰知喜慶的節日到來前如此噩耗突然降臨。

  他的戰友張兆來回憶說:『宏宇發病前最後一個電話是打給我的,我接起電話後聽不到聲音,感覺不對,就馬上去他的辦公室,進門後看到他已經趴在了桌上了。那最後一刻,他幾乎用盡全身力氣聲音微弱地說出「槍」和「稿」,是示意我保管好他的佩槍和在電腦上尋找馬上要用的會議文稿。』

  長街當哭,淚別英雄。20年彈指一揮,一面面錦旗、一封封表揚信,詮釋的是『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20年歲月如歌,一聲聲好心人、好民警的贊美,驗證的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壯懷。20年的默默無聞,一次次穿上警服、一遍遍重復著愛的奉獻,演繹的是一腔忠誠鑄警魂的傳奇。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