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0日訊(記者 岳同明)用愛的點滴、用心的陪伴,讓每一粒小豆豆都發芽——這就是黑龍江豆芽志願服務隊的核心理念。7月30日上午,豆芽志願服務走進鶴崗啟動儀式在鶴崗市振興廣場舉行,愛心志願者、留守兒童代表和鶴崗市相關部門領導、工作人員共600餘人參加了啟動儀式,247名鶴崗市留守兒童接受了豆芽團隊贈送的書包、籃球、排球和足球等物品,心理教師現場為留守兒童做了一次心理輔導。

豆芽志願服務隊向鶴崗留守兒童贈送書包、籃球、排球和足球等物品。姜元慶 姜峰 攝
黑龍江豆芽志願服務隊是由一名留美高中生創意成立的,他的名字叫單希政。兩年前,單希政到美國威斯康星州湖區路德中學(Lake Country Lutheran High School)讀高中,經常感受到遠離父母、遠離故鄉的孤獨與寂寞。今年暑假回國,他在社會調查中了解到,黑龍江省有留守兒童12萬5千多名,這些孩子由於孤單寂寞常常引發一些社會問題,諸如自卑、孤僻、輟學等等,這些問題讓他感同身受。7月11日,由單希政發起的豆芽志願服務隊在黑龍江省志願者平臺注冊成功。7月12日,以關注留守兒童為主要內容的『豆芽兒』中英文網站同步推出。

單希政接受鶴崗電視臺記者采訪。姜元慶 姜峰 攝
豆芽志願服務隊成立後,單希政制定了一個歷時3年、橫跨中國東北、西部和西南的五大行動計劃,從2017年7月開始,計劃利用春假、暑假和聖誕假期,以黑龍江為原點,沿黑龍江邊境、沿留守兒童困難集中區域的內蒙、西藏、新疆、雲南和廣西開展豆芽牽手留守兒童志願行動。以6-13歲留守兒童為重點幫扶對象。幫扶的內容主要是心理疏導、健康關注、物質資助和精神陪伴。幫扶的手段主要是以豆芽兒網為載體開展系列行動計劃。單希政心中勾畫出的五大行動就是:成立豆芽志願服務隊;免費對特定留守兒童進行健康體檢和心理諮詢;定期向特困留守兒童提供物質救助;在豆芽兒網站開設豆芽公益平臺;定期不定期舉辦留守兒童『親子游』活動……

參加豆芽志願服務走進鶴崗啟動儀式的志願者們。姜元慶 姜峰 攝

單希政與參加豆芽志願服務走進鶴崗啟動儀式的志願者們合影。姜元慶 姜峰 攝
在7月30日豆芽志願服務走進鶴崗啟動儀式,共有民建鶴崗市委,鶴崗市文明辦,鶴崗教育、民政、衛計委、工青婦等部門;六區宣傳部、社區相關工作人員,兩縣文明辦;鶴崗市志願者聯合會、東山區志願服務隊、興安區志願服務隊、向陽區志願服務隊、工農區志願服務隊、南山區志願服務隊、興山區志願服務隊、民政局慈善志願服務隊、鶴廣交通臺106.1愛心車隊、紅十字志願服務隊以及50名留守兒童代表等600餘人參加。

豆芽志願服務隊為豆芽鶴崗志願服務小隊授旗。姜元慶 姜峰 攝
在啟動儀式上,成立了豆芽鶴崗志願服務小隊並為小隊授旗。豆芽志願服務隊與豆芽鶴崗志願服務小隊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商定每年聯合開展線上線下活動,為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健康體檢、戶外活動和學習用品捐贈。

豆芽志願服務隊和豆芽鶴崗志願服務小隊簽定共同幫扶留守兒童協議。姜元慶 姜峰 攝
單希政在啟動儀式上說:『做義工是每一位留學生的必修課。在外留學兩年間,我經常到社區、福利院、孤兒院和一些大型活動現場做義工,從中既增長了自己的纔乾,也切身體會到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我想把豆芽志願服務打造成永不落幕的志願工程。』
鶴崗精神文明辦主任石淑雲說,豆芽志願服務得到鶴崗社會各界的廣泛的關注,短短半個月鶴崗就有46個人加入到這個團隊中,鶴崗共有留守兒童434名,6-13歲的有247名,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孤單寂寞的孩子,是一顆顆亟待撫慰的心靈,這支志願服務隊一定會讓鶴崗的留守兒童找到家的溫暖。

伍輝(後排,中)與民建鶴崗市委豆芽志願服務小分隊。
民建鶴崗市委主委、鶴崗一中校長伍輝代表鶴崗志願服務小隊所有成員講話。她說,關愛留守兒童,不是一時之計,而是一項長期的偉大的事業,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集中社會的各方力量,共同關愛留守兒童;希望此次活動能夠激發更多有識之士加入到關注留守兒童的隊伍中來,為社會文明和諧做出更大的貢獻。
鶴崗市留守兒童代表逯帆言說:『今天,黑龍江豆芽志願服務隊走進了鶴崗,並成立了豆芽鶴崗志願服務小隊,我想今後我們就不再孤單與寂寞了,豆芽志願服務隊和鶴崗小隊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就是我們身邊的親人了。我一定學會堅強,在逆境中和苦難中樂觀向上,爭取學有所成,將來也能向豆芽志願團隊一樣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回饋社會對我們的關愛。』

單希政看望留守兒童李宇峰並為他送去慰問金。姜元慶 姜峰 攝
啟動儀式後,單希政與鶴崗志願服務小隊看望了鶴崗市二十四中二年四班的9歲留守兒童李宇峰,為他送去了1000元慰問金,並留下聯系電話長期關注。李宇峰家裡只有他和媽媽兩人,父親不知去向,媽媽在青島打工,他長期寄宿在老師家裡。李宇峰表示,他一定會努力學習,將來和媽媽一起過上好生活。
單希政認為,留守兒童不僅是中國的社會問題,也是世界各國的社會問題,應納入社會學研究的范疇。他將通過志願服務,深入了解、研究這個特殊群體,找到一些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可行路徑和機制,把志願服務典型案例、成功經驗、失敗教訓匯總成冊,為研究留守兒童問題的社會學家提供一手材料,讓志願成果造福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