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日訊 (記者 周秘) 參加工作26年來,他始終忠誠黨的事業,無論是在基層一線,還是身處領導崗位,他始終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特別是在富錦市和同江市擔任領導職務以來,他參與指導了富錦現代農業的跨越發展,組織實施了富錦舊城改造,承受經歷了同江抗洪的生死考驗,在分管和負責的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在他的身上,集中展現了一名黨員領導乾部的執著與擔當、無私與奉獻、善良與真誠、正義與堅守。他就是第六屆全省道德模范(敬業奉獻)、原同江市委常委高慶國。

高慶國(左一)工作在抗洪搶險一線。
勤於學習,知行合一,秉持學以致用的求實態度
高慶國無論身處哪個崗位,擔任什麼職務,都始終不間斷學習,真正把學習當作一種生活與工作的習慣。
大學畢業後在樺南工作,他利用工作之餘擠出一切時間『充電』學習,先後獲得了注冊會計師、律師、經濟師、評估師等多個資格證書。2000年8月,高慶國通過公選被組織推薦任富錦市政府副市長,他不以公選乾部自傲,不以多證在手自居,而是俯下身來,既向書本學習,也向實踐學習。他每天堅持學習到半夜12點是常有的事;每次下基層調研,他的車裡都會帶著厚厚一摞子書和筆記。無論從事什麼工作,他都能從不熟悉到熟悉,很快成為行家裡手。分管農業期間,他倡導推廣種植高油大豆,受到時任農業部部長杜青林的贊譽;分管城建期間,他提出路面硬化『長短結合』的創新模式,把200多條背街巷道全部用紅磚鋪設,既降低了成本,又方便了百姓出行。
高慶國學習能力突出,業務精湛,處理各種疑難復雜問題都能從容應對。接待上訪,他能夠運用政策、法律等方面知識,耐心細致地把政府應承擔的責任講清楚,並根據不同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措施,給上訪人一個比較滿意的答復。
高慶國立志把所學知識用在改變家鄉落後面貌上,有人勸他出國深造,他不為心動;蒙牛集團老總為他的學識和纔乾所賞識,曾以50萬元年薪請他出任集團副總,他婉言謝絕。他一生酷愛學習,即便身患重病治療期間,仍然拖著病弱之軀參加今年年初同江召開的『兩會』,並在分組討論時作了長達40多分鍾學習體會的發言。他一直想給同江的乾部講三堂課,因為身體原因未能如願,成為他此生的一個遺憾。
直面矛盾,迎難而上,體現敢作敢為的擔當精神
高慶國遇事不推不躲,任何工作都不挑不拖。無論是面對什麼困難都能迅速打開工作局面,無論面對多麼紛繁復雜問題都能思路清晰,無論面對多麼艱巨的任務都能迎難而上。
2003年4月,富錦市二龍山鎮康莊村與太東林場因土地糾紛准備械斗,高慶國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與群眾直接對話,引導村民用法律手段解決,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流血衝突。
2007年,富錦市有個乾部在沒有建築資質、沒有規劃批文的情況下就蓋樓打基礎,社會影響特別不好。高慶國頂住各方面壓力,組織有關部門對該處建築進行強拆。此後,違建人糾集一乾多人到政府謾罵鬧事,後來看他態度堅決,纔悻悻作罷。
高慶國敢講真話,他從來都是對事不對人。2009年富錦新建中醫院,在籌劃階段的政府辦公會議上,高慶國對工程造價提出質疑,他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提出了一個新的預算依據,比原預算要低很多。會議采納他的建議,節省了大量資金。
2013年同江抗洪期間,高慶國既是指揮員,設計防洪護堤方案,組織人員物資上堤,疏導安排附近災民撤離;又當戰斗員,第一個帶頭扛運沙袋,第一個跳入水中排查險情。妻子打電話催他回家幫女兒填報高考志願,他無暇顧及,心中裝的只有黨的使命和百姓生命財產的安全。在危險隨時可能降臨的緊要關口,他始終堅守在抗洪搶險第一線,連續奮戰20多天。
清正廉潔,一塵不染,彰顯至公無私的職業操守
高慶國為人正直正派,從未把權力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他頂得住壓力,抵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切實做到不法之事不為,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染。
2012年,同江市13個事業單位拿出29個崗位准備招聘安置退伍軍人,作為安置小組組長,高慶國不為金錢所動,不為關系所擾,堅持按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陽光招聘,通過考試錄用招聘人員,再按成績高低優先選擇單位,並由紀檢監察部門全程參與監督,讓所有人都打心眼兒裡服氣。
高慶國身處領導崗位,擁有較大的權力,但他從不以權謀私,從不和開發商拉拉扯扯,從不搞利益交換。在富錦分管城建期間,每年經手的大小項目幾十個,涉及資金過億,但他從不搞暗箱操作,所有工程都公開招投標。有一開發商開工非常順利,給他送來3萬元表示感謝,沒等他回絕,掉頭就走,高慶國經過半年後纔找到這個開發商把錢退了回去。有的動機不良的開發商暗中打探看他有沒有貪腐行為,以便隨時向紀檢委舉報。實在找不到什麼把柄,甚至僱傭一些社會閑散人員闖進他的辦公室,拿他的生命相威脅,但高慶國從來沒有懼怕過,用他的話來講:『無私者無畏,正者無敵!』
高慶國當縣級領導16年來,親屬沒跟他借一點光。他的母親60多歲了還上山采蘑菇,有時還一個人到佳紡農場去打工鏟地,一天只掙13元錢。二弟2004年到富錦先給別人打工,後來自己開了家化肥農藥種子公司,想讓他幫聯系一些業務。高慶國對二弟說:『你能乾就乾,不能乾就回家種地去,但有一點要記住,就是對外不能打我的旗號!』高慶國分管農業期間,沒幫弟弟賣過一袋化肥;分管城建期間,沒讓弟弟動過一粒沙子。
熱情為民,服務百姓,展現心系群眾的公僕情懷
高慶國從基層起步,農民家庭出身的背景,讓他深知老百姓的疾苦,他對待普通群眾總像自己親人一般。他提議為收入微薄的環衛工人漲工資、為欠薪農民工討要工錢、為鰥寡孤獨的職工家屬解決生活困難。在他的職責范圍內能解決的一定解決好;一時解決不了的,他自掏腰包幫助群眾渡難關。
2008年,高慶國在社區了解到,有一個叫畢秀坤的婦女獨自帶著三個孩子,腰間盤突出多年,沒有職業,生活僅靠大女兒打零工艱難度日,二女兒王文清被北京工商大學錄取卻沒錢上。高慶國為她們家協調了政府廉租房,並連續四年每年資助王文清5000元學費,直到她大學畢業參加工作。
2012年,同江市清河鎮農民劉永慧因家中發生電火重度燒傷,已經賣房子賣地、花光了積蓄,但後期治療費用還需25萬元。高慶國組織各相關單位救助並發動社會各界捐款,使劉永慧得到了及時救治。
2013年末,高慶國在一次體檢中被確診為肝癌晚期,他一邊積極配合治療,一邊惦念包扶聯系點同江市樂業鎮的『美麗鄉村』建設。在他的積極協調下,樂業村被列入『興邊富民』工程,投入994萬資金為村子修建改造路邊溝、安裝路燈,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2016年5月,高慶國永別了他追求終生的黨的事業,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黨的宗旨,為全市廣大黨員乾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在人民群眾心中矗立起一座永不磨滅的精神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