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寶清縣紮實推進"菜單式扶貧產業"項目 為農民提供切實可行的致富門路
2017-08-06 08:19: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淑芬 劉曉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6日訊 『黏玉米真甜真香,太好吃了!』咬一口甜糯的黏玉米,脣齒留香;吃一口茄子蘸大醬,回味悠長!『正宗,跟小時候吃的一個味兒!』大家品嘗著,贊賞著。

  7月27日,雙鴨山市寶清縣夾信子鎮團結村首屆農家菜園采摘節拉開帷幕,100多人到此品嘗農家味,采摘小菜園。『這豆角一看就好吃,肉肉頭頭的!』『看這茄子,一瞅就沒上農藥化肥,肯定好吃!』『看,這小木耳像元寶似的!』大家說笑著,采摘著,在收獲綠色、安全的農家菜的同時,也盡情地體驗著采摘的樂趣。

  貧困戶辛文苑家房前的園子裡種滿了粘玉米,一穗穗玉米棒個頭碩大,顆粒飽滿,大家愛不釋手,不一會兒就裝滿了沈甸甸的一拎兜。辛文苑老人坐在房前的凳子上,樂呵呵地看著大家將一袋袋玉米拎到他面前。數著手裡的鈔票,辛文苑高興得合不攏嘴:『政府真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題啊,坐家門口兒就把玉米賣出去了,乾部們把工作真是做到家了啊!』

  夾信子鎮長韓梅介紹:『辛文苑園子裡的1800多穗玉米棒當天全部銷售一空,收入3600多元!照這樣推算,加上土地、零工等收入,辛文苑年底收入能達到4300元,達到脫貧標准不成問題。』

  寶清縣農民一直都有種植庭院蔬菜的歷史,一般是自給自足,不施農藥化肥,用的是農家肥,純綠色無公害。根據這一特點,結合貧困戶多為老弱病殘的實際情況,為了讓貧困戶守家在地就能從根本上脫貧,寶清縣圍繞庭院經濟謀劃了栽種果樹、培育吊袋木耳、小菜園經濟、養殖家禽、種植中草藥等十幾個切實可行的『菜單式扶貧產業』項目,讓農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點菜』,選擇力所能及的致富門路。

  團結村離縣城近,是寶清縣整村推進的貧困村。該村確定了67家綠色有機菜園,其中包括13戶貧困戶,家家門口都掛著『綠色有機菜園』的牌子,上面有姓名、聯系方式、健康證號等內容,還有『保證不施化肥,不打農藥,采用人工除草,施農家肥』的承諾。

  從一家走到另一家,看到什麼都覺得新鮮美好。青菜、黑木耳、笨雞蛋、玉米棒……人人滿載而歸,個個喜形於色,像找到寶貝一樣。

  王恩義手裡拎著滿滿的三袋青菜,有茄子、青椒、豆角,他說:『這個村太適合發展小菜園經濟了,這也滿足了城裡人的需求,有市場,不愁賣啊!我都送回去兩趟了,這麼好的綠色蔬菜,真得多買點。』

  為了打開銷路,團結村還與寶清縣『農民之家』『牽手』進行網上銷售,已有20多種產品上線。人們坐在家裡就可以下單買到團結村的綠色農副產品,送貨上門。

  韓梅表示,明年,團結村將進行規模種植和規模養殖,一戶一品,打造兩條街黏玉米種植,分階段持續上市,同時發展吊袋木耳、家禽、小菜園等庭園經濟。通過推廣『菜單式產業扶貧項目』,預計全鎮109戶貧困戶年底前將有一半通過產業項目脫貧。到2020年,109戶貧困戶將全部實現脫貧。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