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玉米也可生吃?——"蔬菜大會"上的"供給側"信息
2017-08-10 15:11:12 來源:新華網  作者: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哈爾濱8月9日電 從玉米秧上掰下來的新鮮玉米,剝開苞葉就可直接吃。這種可生吃的鮮食玉米在近日於哈爾濱召開的東北地區夏季蔬菜產業發展大會上一亮相,就受到了眾人追捧。不同於普通食用玉米,這種玉米外觀呈奶白色,口感香甜多汁,因此生產商給它取名『牛奶白珍珠』。

  『牛奶白珍珠』的經營者、黑龍江昊偉農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范大偉介紹,開發這種鮮食玉米,是看到了其在市場上的巨大潛力。『現在人們對於農產品的個性化、多樣性的需求越來越顯著,需要我們更加注重產品供給側的特色。』

  去年我國實行了玉米市場化改革,在一些地區,普通玉米的種植面積下降,而富有特色、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鮮食玉米等新品種被更加廣泛地播種,其帶來的收益也高達普通玉米的數倍。昊偉農莊市場部副部長柳艷介紹,『牛奶白珍珠』的零售價格為每穗10元,是普通食用玉米的十倍左右。

  農業供給端改革豐富了百姓餐桌上的蔬菜種類,也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記者在黑龍江賓縣永和鄉蔬菜種植基地看到,一箱箱特色『紅果』番茄正在被打包裝箱裝車,不久,這些番茄就將出現在南方一些城市的餐桌上。

  永和鄉農民馬麗娜在永和蔬菜基地種蔬菜已經六年了。通過種植『紅果』番茄,她今年預計能夠比去年多收入10多萬元。收入的增長來源於對市場需求的准確把握。馬麗娜說,種植的『紅果』大都銷往浙江等南方省市,因為當地市場大多消費『粉果』番茄,『紅果更符合南方一些地區的消費習慣。』

  農業部信息中心總工程師劉桂纔介紹,如今我國蔬菜品種呈現多樣化和特色化的特點,常年生產的蔬菜達14大類150多個品種,各種名特蔬菜、時令蔬菜、加工蔬菜滿足不同消費水平和習慣。

  除了種植特色作物,減少農藥化肥施用量以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加附加值,也是蔬菜大會上釋放的重要信息。『從蔬菜市場看,高品質的有機、綠色蔬菜仍然處於高價運行狀態,中高端蔬菜供不應求。』劉桂纔說。

  在蔬菜大會現場,來自不同地區的參展商大都著重展示自己產品的有機、綠色等特點。減少甚至不使用化肥農藥,已成為各參展農產品的『基礎配置』。

  『根據抽樣調查數據,黑龍江一些地區菜田有機肥畝平均施用量從2.6噸左右上昇到3噸多,這意味著化肥施用量的減少。』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總農藝師陶可全說,一些地區菜農已經轉變了以量取勝的觀念,通過在供給側下大力氣,打出『綠色牌』、『有機牌』,讓農產品有更高的附加值。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