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金福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種業公司總經理項文秀在查看水稻長勢。
新華網哈爾濱8月10日電 五常大米育種人項文秀,是土生土長的五常人,從事水稻研發近30年,因對農業的突出貢獻獲得市級、省級和國家級榮譽,201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5年他從五常農業部門裸辭,到當地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米企-五常金福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做種業公司總經理,他的華麗轉身背後有怎樣的故事?他對種子研發有怎樣的見地?他又如何看待稻米產業的未來和發展走勢?
8月7日,立秋當日,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科技領軍人物,傾聽他與五常大米之間的難忘故事。

項文秀(左一)與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的專家們在一起。
精彩觀點一:機緣巧合與水稻結下不解之緣醉心科研不畏艱苦
(1990年)我從(東北)農(業)大(學)畢業之後,就分到了(黑龍江五常市)龍鳳山鎮政府。盡管我在農大念書的時候學的是六大作物,但因為這個鎮有21萬多畝的水田,參加工作後我就從事水田研究了,而且越來越喜歡,對水稻這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執著,一工作就是二十幾年。經常做的事兒就是對水稻的育種研發、對農民的培訓以及(指導)田間種植等,也就與五常大米結下了不解之緣。
二十幾年前鄉鎮都比較窮,我們那時候只有幾畝試驗田,沒有實驗室、化驗室,也沒有搞實驗的器材。我們運用在學校學的知識搞實驗,然後再送到相關部門去檢測。
精彩觀點二:為農業農民創造經濟效益感謝國家給予榮譽和獎勵
我從事水稻研發二十多年,從1990年開始,我們開始培育出五優稻1號,相繼又培育出了稻花香2號。五優稻1號,說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清楚,消費者知道過去有個93-8長粒香,這是咱們中國第一個優質大米,也是2000年被美國綠色食品營養協會承認的中國第一個優質大米。這一年在五常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因為五優稻1號種植年限久了各種抗逆性下降應該被淘汰,這個時候第二個優質品種稻花香2號隨之問世。這兩個品種為我們五常的農業和五常人民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我本人相繼得到了國家給予的一些榮譽,包括省長特別獎,被授予國家級、黑龍江省級和哈爾濱市級的專家稱號。同時在科研方面又獲得了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2013年獲得了國務院津貼。
面對這些關愛和榮譽,我對國家心存感激,將來我理應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優質品種,為稻農、為國家做出貢獻。
精彩觀點三:從政府裸辭進入米企鍾情研發平臺看好企業未來
作為國家公職人員二十多年,確實捨不得離開這個單位。當時選擇的時候很糾結,也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思想斗爭,包括家人和對我不錯的人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仍然選擇進入金福泰工作,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金福泰在水稻育種科研方面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他們有比較規范的實驗室,又有非常健全的研發科研基地,2010年還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姚善國團隊一起合作,所以這個平臺非常吸引我。
二,我看好企業的前景和金福泰當家人的為人和眼光。金福泰既有種業又有種植業、加工業和銷售團隊,已經形成了一個全產業鏈農業企業,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再有兩年進入主板。
董事長喬文志的為人和能力深深吸引了我,他對農業非常重視,在整個企業的形成和板塊設計中有全產業鏈的想法。首先從種子開始,支持從稻花香提純復壯入手,然後再研發一些新的品種品系,同時通過我們的種子生產出真正優質的大米,所以種子這塊基礎做得非常牢。這兩點就是我毅然決然進入金福泰企業的原因。
精彩觀點四:企業助力研發登上新臺階實現稻花香提純復壯
在水稻研發這方面,我們有三個課題。第一個課題是把稻花香2號進行提純復壯。原有的稻花香2號(經過多年種植)出現退化跡象:香味減弱、千粒重降低、米質口感降低、抗逆性降低。考慮到它是五常知名的品牌和名片,它淘汰後這張名片就沒有了,所以喬總非常關注,我們首先采用DNA檢測的方式與中科院聯合對稻花香2號進行提純復壯,提純之後香味變濃、抗病抗倒伏增強、產量也提高了,目前已經成功覆蓋五常1/4-1/5的種植面積。
二是把現有的稻花香和吉特639這兩種優質米進行進一步改良,包括加香加長,這就是我們的第二個研發項目。
三是研發新的品種和品系,目前我們已經研發出中科611、612、613,這三個是適合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的。還有中科621、622、623、624是適合黑龍江第二積溫帶的,現在在黑龍江省已經進行了預試和區試階段,正在審定過程中。2018年我們將會申報黑龍江省第三、四積溫帶的優質品種,目前基本上已經成功地把品系研發出來了,而且它的米質、口感、各種抗性都非常過硬,也得到了農業系統專家們的認可。
精彩觀點五:順應飲食變化大勢從溫飽型到健康養生轉變
我和中科院的科學家在一起研發,首先我們研發的方向和目標就是為了發展我國的優質米。因為現在國內不像過去缺糧少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由溫飽向追求好吃的方向發展。同時咱們國家玉米和水稻在過去有保護價,將來水稻保護價是否有不確定,一旦沒有就說明將來的水稻和大米是否好銷售,稻農是否能賺錢就取決於市場調節。經市場調節之後,稻農就種好吃的、好銷售的、價格高的米。所以我們在研發時主攻優質方向,然後再考慮產量,這一年我們已經成功地培育出七個優質品系,適合我省的一、二積溫帶,這也是我和中科院科學家合作的目標和最終目的,也就是為今後國內或黑龍江的稻農提供一些優良的種子產優質米。
精彩觀點六:我熱愛育種事業稻農歡喜消費者喜歡是我的追求
對農業我是越乾越有熱情,我其實並沒有什麼高深的想法和遠大的志向,我一直默默無聞。說心裡話,同行當中很多人已經轉行了,但我熱愛它,要是做別的行業我也做不了。在水稻育種方面我已經深入到這個研究之中了,我們能夠把一個優質品種真正地培育成功,那種興奮是其他事情都無法比擬的。
就像我們培育出的第一個品種93-8長粒香,那時我們沒有想到掙錢,一直追求的是能不能研制出一個好的品種,能不能有一個好的成果,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培育出來的品種能被稻農所接受,被消費者所接受。當93-8剛培育出來時就被稻農喜歡,稻農喜歡它是因為賣錢多,而消費者喜歡是因為這麼多年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大米。接著就培育出了新的稻花香2號,成功之後再一次迎來了同樣的喜悅,這種喜悅激勵著我研發出現在的中科系列優質水稻新品系,並一直研發到現在,這種興趣會一直促使我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