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訊(付建國 記者 雷蕾)大慶186名大學生深陷校園貸款,貸款金額達320萬元,實際得款280萬元都被『師兄』田某使用,截至案發,田某只償還了110萬元本息。8月8日,田某校園貸詐騙一案在大慶市高新區法院開庭審理。

被告人田某受審。
案情回放騙取186名學弟學妹校園貸
田某是綏化市人,從大慶市某大學畢業後就職於北京一網絡貸款公司。後因掙錢少,便想獨自開公司做大生意。
一心想創業的田某,苦於手頭沒有資金。2015年4月,其辭職後來到大慶市,走上了借助校園貸獲取錢財之路。很快,田某聯系到學弟餘某,讓其從中幫忙介紹同學前來辦理網上貸款,並開出優惠條件,即承諾學生辦理網上貸款,只需將錢全部交由他,本人不用償還即可獲得100-300元的好處費,同時介紹者也能獲得相應提成。
利益的誘惑下,餘某便開始拉攏同學,很快找到了13名同意申請貸款的學生。在田某全程指導下,餘某本人率先示范,通過提供本人姓名、身份證、手機號、父母及同學聯系方式、APP錄制視頻等資料,14名學生順利通過名校貸、優分期、趣分期、京東白條等網絡貸款平臺的審核,並完成辦理貸款的所有手續。
14名學生拿到貸款後,按照田某指示,把貸出的錢如數轉入到被告人個人賬戶中。而田某也履行了之前的承諾,當場給付每名貸款學生100-300元不等報酬,並給付介紹人2000餘元好處費。
起初,田某每月按時償還學生貸款本息,並將餘下的錢部分拿出放貸,部分用於個人日常消費。然而,本以為通過放貸讓錢生錢,可情況並不樂觀,借款人逃跑致自己放貸的錢要不回來了。
為解決當前還貸燃眉之急,被告人田某不得不再次聯系幾名大學生,以利益為誘餌,使其成為中介人,盡可能尋找願意『有償貸款』的學生。
貸款不用還還能掙錢,簡直是一本萬利。在同學的介紹下,很快又有一批學生願意為其貸款,並如願拿到相應報酬和介紹費。
就這樣,知道田某做這種無本生意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並有5名學生專門為其介紹『客戶』。一傳十、十傳百,一些為蠅頭小利所迷惑的大學生,紛紛成為了被告人田某客戶,『自願』為其貸款。
拆東牆補西牆,後期還先期的後果就是貸款的利息越來越多,最終田某無力再償還學生貸款。為此,一些銀行紛紛向學生催款,這時受騙的學生們纔如夢初醒,並紛紛向公安機關報案。
經查明,共有186名在校大學生被騙,被告人田某利用他們的名義共計貸款320萬元,扣除押金,實際得款280萬元。截至案發前,其已償還本息合計約110萬元,餘款全被其揮霍。
2017年2月17日,被告人田某被大慶市公安機關民警抓獲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