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4日訊 近年來,樺南縣閆家鎮瞄准市場,加快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並依托地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種植。目前,該鎮榮安村的紅樹莓已喜獲豐收,預計實現經濟產值180餘萬元。
記者來到閆家鎮榮安村的紅樹莓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熟的樹莓紅彤彤,隨風搖曳,一片喜人景象。一個個紅裡透黑的樹莓果掛滿枝頭,清馨的果香,惹人垂涎。農民們正在興高采烈的采摘著樹莓果。
榮安村村民劉亞娟說:『在這摘果,摘一斤給一塊錢,一個人多的一天能采一百三、四十斤,一天乾下來也能掙一百多元錢,挺好的。』
對於榮安村來說,紅樹莓基地讓整個村子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從紅樹莓基地建立,一到采摘期,村民們就可以在這裡采摘,掙些零花錢。他們每天少則三、五十斤,多的能采摘一百餘斤,在家門口就能輕松掙到現錢。
『今年天氣好,樹莓的產量也不錯。』看著枝頭的碩果,基地負責人梁古臣笑得十分開心。2014年,他在閆家鎮承包了近百?土地開設果園,其中樹莓就有450多畝,經過前兩年的精心培育,今年迎來豐產。
梁古臣說:『這個紅樹莓是2015和2016年栽的,去年開始采收,因為去年是第一年采收,產量少點采了20多噸,今年預計得采到140噸左右。』
紅樹莓生長周期短,年均株產鮮果1市斤左右,市場最低價4-10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栽培當年即掛果,3-4年進入盛果期。經濟壽命可達20年左右。畝產可達1600-2000斤,以每斤4元計算,畝收入可達7000—10000元。
梁古臣說:『樹莓采摘從7月14號就開始了,現在是每天30人在采摘,夏莓采摘到8月1號左右。8月10號,又開始采摘秋莓,采摘秋莓得兩個月,總共得達到70天左右的采摘期。』
據了解,紅樹莓在世界上被譽為『黃金水果』。除富含果糖、維生素、氨基酸、風味香醇、香甜可口外,還有保健功能。樹莓品種數百種,在世界飲料、食品、美容、醫藥行業已得到廣泛應用,但在我國目前還是剛剛起步,國際、國內需求量大。
了解到紅樹莓的市場前景及營養價值後,梁古臣和其他50多戶村民及早動手,積極外出考察,引進樹莓品種,規劃土地整合,建設了1000平方米的冷藏庫,並於2015年成立了榮安樹莓種植專業合作社。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榮安樹莓合作社與七臺河盛昌集團簽訂了訂單協議,實現訂單銷售,這樣就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發展模式。
梁古臣說:『咱們這兒的紅樹莓是無公害的,不上化肥,不打農藥,在國家最高檢測機構檢驗是零污染,是有出口權的。采摘樹莓果都入冷庫,進行精品包裝後,纔推入市場。』
將來,榮安村將依托紅樹莓基地發展觀光旅游,發展紅樹莓產品的精加工等產業,幫助更多當地農戶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