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政府關愛為保障 大慶市建立農村留守兒童保護體系
2017-08-15 08:47:58 來源:大慶網  作者:徐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15日訊 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構建未成年人社會保護體系,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進一步完善以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為重點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制度,切實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結合大慶市實際,近日,大慶市出臺了《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2017年,以『家庭監護為基礎、政府關愛為保障、社會參與為補充』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要全面建立,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乾預等救助保護機制有效運行,侵害、傷害留守兒童權益的事件和安全事故要得到有效遏制。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未成年人保護法規規章和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全社會關愛保護兒童的意識普遍增強,留守兒童成長環境更為優化、安全更有保障,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意見》提出,要有效構建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格局。要堅持家庭盡責、基層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政府領導,著力構建以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為重點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格局,形成關愛保護工作長效機制。要落實家庭監護主體責任,明確基層組織主要責任,建立部門協同機制,推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強化政府領導。

  在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救助保護機制方面,《意見》指出,要建立健全強制報告機制,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福利機構等及其工作人員負有強制報告責任,在工作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傷害或不法侵害等情況的,應當在第一時間內向公安機關報告。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公安機關要及時受理有關報告,第一時間出警調查,有針對性地采取應急處置措施。構建評估幫扶機制,縣級民政部門要會同鄉鎮政府(社區工作站),在公安機關、教育部門、群團組織、村(居)民委員會等協助下,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處境、生存與發展狀況、監護情況、身心健康等進行調查評估,安排有針對性地醫療救治、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等專業服務。強化監護乾預機制,對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遺棄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或受委托監護人,公安機關應當給予批評教育,必要時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情節惡劣構成犯罪的,依法立案偵查。

  為從源頭上減少農村兒童留守現象,《意見》強調,首先要推動進城務工人員市民化和子女就地入學,要求各縣、區要大力推進外來務工人員市民化,為其監護照料未成年子女創造更好條件。要積極推進中小城市建設,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證制度,外來務工人員符合落戶條件的要有序推進其本人及家屬落戶。

  其次要用發展促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各縣、區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和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加快產業集聚區發展,把產業集聚區吸納就業作為重要考核標准,推進建設農民創業園,推動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電商企業等在鄉鎮布局;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制定農民就業創業優惠政策,落實金融、財稅扶持政策,加大對農民項目、技術、資金、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開展就業和創業技能培訓,吸引更多的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

  《意見》還就強化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保障措施提出具體要求,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關愛保護能力建設、強化激勵問責、營造關愛保護氛圍等方面內容。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