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8月22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民初先生給生活報記者打電話反映,從7月末到現在,他一直為孩子上小學的事苦惱,自家雖屬風華小學校區,但由於房產證(公產房)是孩子太爺爺的名字(後來進行了更名),直到現在,今年本該入小學的女兒笑笑(化名)還是未能收到任何一所小學的錄取通知書。為了不耽誤孩子上學,初先生跑了不少部門開了各種『證明』,以證明他和孩子都是風華校區的『久居居民』,而學校又要求其出具『房產證更名公證』的材料。給孩子辦入學到底需要哪些手續?近日,生活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7月20日第一次辦報到
戶口上是戶主但因房證是爺爺名字被拒
初先生家住群樂街59樓,是那裡的老住戶,屬於風華小學校區。初先生提供的戶口薄顯示,女兒笑笑並非後轉入該戶籍,而是『出生』即『報戶』,而『戶主』是初先生本人,『成員』還有初先生的妹妹。之所以未取得風華小學的『錄取通知書』,問題就出在他家的房產證上。
初先生稱,他家的房屋是當時亞麻廠分給他爺爺的住房,產權性質屬於公產房,房主的名字也一直是他爺爺的名字,後來爺爺去世了,房產證始終未做更名。7月10日,風華小學在校門口貼出『報名須知』,其中一項就規定,『應提供居住證明(房產證)。』初先生一一對照,認為自己完全符合條件。
7月20日上午,初先生拿著房產證、戶口等證件帶著孩子去風華小學報到,『工作人員告訴我,房產證是孩子太爺爺的名字,這個不可以,必須是「四老」(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或者是孩子父母的名字。』初先生說。
初先生認為,如果要求房產證是『四老』或是孩子父母的名字,應該在公示時就『說清楚』,而且他在網上及哈爾濱市教育局網站也未找到相關規定。
7月21日第二次辦報到
跑多部門開證明終將房證更名又被要求開『更名公證』
孩子的事兒不敢耽誤,7月20日下午,初先生就去了和平路派出所,開出了爺爺奶奶的『死亡醫學證明書』,上面還注明了『對風華校使用』。同時,初先生的父親還去了哈爾濱市人力資源部門,開出了父親獨生子的證明(為了證明房產可以順延繼承)。
拿到了上述證明材料,初先生當天又來到位於和興三道街的『熱力總公司』進行房屋更名,房產證的戶主由初先生的爺爺更名為初先生本人,初先生認為,這回為孩子辦入學應該沒問題了吧!
7月21日,初先生再次帶著孩子、拿著新更名的房證來到學校『報到』,『學校還是未給笑笑發錄取通知,工作人員這回管我要公證材料,你咋更名的?把公證材料給我。』
初先生說,回到家後他上網尋找相關入學規定,可沒有找到『房產證更名要公證材料』這一說。7月24日,初先生再次來到學校,向學校遞交了爺爺奶奶的『死亡醫學證明書』和父親的『獨生子女證明』,初先生認為,『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學校得信吧!』但學校的回復依然是『要房產證更名的公證材料』。
7月29日學校『入戶調查』
家長認為能證明『久居居民』卻仍被要求提供公證材料
7月29日下午4時40分,風華小學來了三位工作人員到初先生家裡進行『入戶調查』,初先生認為,學校『入戶調查』正是想證實他和孩子就是風華校區的『久居居民』,這回孩子入學的事應該沒問題了吧,可是,『仍要求我提供房產證更名的公證材料。』
初先生不解:『為何這麼多材料都不能證明我家就住在群樂街呢?非要公證處開個公證纔有效嗎?公產房有其特殊性,學校應該把所要求的手續提前告知家長。我已經去學校好幾次了,香坊區教育局、派出所、社區、熱力公司等部門也跑了一圈,都最終無法證明自己就是群樂街的「久居居民」,孩子至今未收到錄取通知書。』
記者調查:
校方未露面回應教育局已通知學校接收該生
初先生的孩子到底符不符合風華小學的入學條件,為此,生活報記者進行了調查。8日上午,生活報記者首先來到風華小學,學校門衛處有兩位老師在值班,她們說,老師現在放假了,找不到人,也不方便提供校長電話。生活報記者留下電話希望負責招生的老師能跟記者溝通此事,但直到現在,校方也未露面解釋相關事宜。
隨後,生活報記者前往香坊區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說,『過幾天將組織家長、校方、教育局共同研究初先生孩子入學的事兒。』
11日,香坊區教育局工作人員給生活報記者來電稱,『教育局的意見是,接收該生入學,現已通知到學校(風華小學)了。』
截至發稿時:
家長表示仍未接到孩子錄取通知
到生活報記者發稿時止,初先生說他仍未接到學校錄取孩子的通知。孩子入學到底啥『條件』?生活報記者查閱了哈教發〔2017〕5號文件《哈爾濱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該文件規定,『適齡兒童入學報名時,應提交適齡兒童及其監護人的戶口、居住情況證明(房產證等)……』並未提及房證須是『四老及監護人的姓名』。
據了解,公辦小學招生時可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初先生稱,學校可以自定『招生方案』,但應該提前公示告知家長。近一個月來,他一直為女兒上學的事奔波,不僅著急上火,而且還跑了很多地方,『我認為自己的手續全,可學校卻說不行,到底差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