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天氣出行
搜 索
氣象專家談天氣:直擊嫩江龍卷風災害
2017-08-23 16:47:02 來源:人民網  作者:焦洋 陳健 袁長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人民網哈爾濱8月23日電 8月21日14時至18時,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縣境內因劇烈強對流天氣出現龍卷風災害天氣。龍卷風導致219人受災,轉移安置119人,給居民財產造成一定損失。據了解,龍卷風在當地比較罕見。作為一種強對流天氣現象,龍卷風的發生成因和特征有哪些呢?氣象部門又如何進行預警預報?人們將如何進行防御呢?人民網黑龍江頻道就以上問題采訪了黑龍江省氣象臺副臺長趙廣娜和領班預報員徐玥。

  趙廣娜說,龍卷風是一種強烈的、小范圍的空氣渦旋,尺度很小,一般在100米左右,通常是在極不穩定的天氣狀況下由空氣強烈對流運動而產生的,風力可達12級以上,最強龍卷的地面風速介於110至200米/秒之間。龍卷風發生時,總有一條直徑從幾十米到幾百米的漏斗狀雲柱從對流雲雲底盤旋而下,有的能伸達地面,在地面引起災害性的風被稱為龍卷;有的未及地面或未在地面產生災害性風的被稱為空中漏斗;有的伸達水面,被稱為水龍卷。

  這個季節為什麼會在嫩江縣出現龍卷風呢?8月21日氣象領班預報員徐玥說,龍卷風的發生有一定的地域和季節特征。龍卷風常發生於夏季的雷雨天氣時,尤以下午至傍晚最為多見。在我國,它一般多發生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平原多於山區,華南地區比較多一些;由於下墊面的關系,大城市裡發生龍卷風的情況幾乎很少看到。

  8月21日龍卷風致災最嚴重的嫩江縣嫩江鎮和前進鎮境內處於松嫩平原北部。龍卷多發生在冷暖空氣勢力相當的天氣形勢下,立秋過後,影響黑龍江省的冷空氣勢力逐漸增強,龍卷風發生的可能性逐漸增大。8月17至20日黑龍江省持續受暖高壓控制,全省大部分地區氣溫明顯上昇,21日極地南下冷空氣加強東移,冷暖空氣在黑龍江西部劇烈交匯,高層乾冷平流與低空暖濕空氣共同作用促使大氣不穩定性顯著增強,而地面冷鋒增強和豐富的水汽條件極易產生強降水超級單體風暴。此次龍卷就是產生於強降水超級單體風暴中,從觀測資料看,這次龍卷發生過程中伴隨有短時強降水出現。

  龍卷風的破壞力強,發生時一般伴有雷雨、冰雹,相對一般大風的區別是襲擊范圍小。龍卷風的水平范圍很小,直徑從幾米到幾百米,最大為1千米左右,持續時間一般也僅有幾分鍾,最長不過幾十分鍾,但卻可以造成莊稼、樹木瞬間被毀,交通、通訊中斷,房屋倒塌,人畜傷亡等重大損失。8月21日嫩江縣龍卷風持續時間有10分鍾左右,襲擊范圍很小,一個社區的20幾戶人家和一個村受災。

  從黑龍江省氣象臺統計來看,從1991年起至今,黑龍江省境內共計出現了74次龍卷風災害天氣,其中嫩江縣僅出現了21日的1次龍卷風。出現龍卷風最多的地區是地勢相對平坦的綏化市,共計29次,哈爾濱、齊齊哈爾境內歷史上出現過10次,黑河、佳木斯境內各出現過8次,這樣看來,黑河地區並非龍卷多發頻發地區。

  針對8月21日嫩江縣境內的龍卷風災害天氣,黑龍江省氣象局提前加強天氣會商指導市縣級氣象部門發布預警,省氣象臺、黑河市局、嫩江縣局都發布了強對流警報,災情發生後制定了專項氣象服務方案,密切關注災區天氣趨勢,配合政府、民政等部門做好災情統計和分析評估,為實施農業保險賠付及時提供氣象憑證和依據。

  徐玥說,龍卷風預報預警的主要線索為中等以上強度中氣旋,預報時要密切關注不穩定天氣過程、垂直風切變等背景條件,但目前並沒有足夠靈敏度的探測儀器准確觀測龍卷風,多普勒雷達是相對比較有效和常用觀測儀器。龍卷風發生時有一個很強大的對流母體,它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中氣旋特征,尺度一般在2-10公裡之間,多普勒雷達對此可以很清楚地探測到,可通過分析頻移數據計算出龍卷風的速度和移動方向,通常與強龍卷相聯系的中氣旋核特征可能在龍卷發生前20-30分鍾出現。

  趙廣娜表示,在加強龍卷風災害防御方面,頻發的自然災害直接考驗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應急能力,構築『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災害應急體系非常必要。龍卷風多發區的人們要了解一些有關龍卷風的基本常識和防御措施,比如不要待在不牢固、容易坍塌的建築物中,及時躲進地下室等;在野外要遠離龍卷風的路徑范圍,遭遇龍卷風時可以撲倒在地;充分加固建築物等措施都可以有效抵御災害。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