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5日訊 為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老年人權益保障的新趨勢,23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對《黑龍江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行了分組審議。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681.62萬,佔全省總人口的17.94%,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口440.71萬,佔全省總人口的11.6%,分別高於國家1.24和0.8個百分點。我省老年人口呈現快速化、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五化』疊加發展態勢。
我省1997年通過的《黑龍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條例》,至今已施行近20年,已不能完全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表現在:家庭結構小型化與空巢老人家庭越來越多,高齡、失能老人照料問題突出;養老服務業制度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新時期老年人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等,重新制定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十分必要。
關於家庭贍養與撫養,草案一是規范了贍養人和撫養人的義務,規定了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等義務。二是規定了老年人享有自主選擇養老方式、婚姻自由、處置個人財產等權利。三是規定了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制定和完善家庭養老支持政策的職責。
此外,草案還對不得拒絕履行贍養撫養義務、禁止家庭暴力、家庭養老支持政策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為保障和推動養老服務業的健康發展,草案結合我省實際,專設『養老服務業發展』一章,規定了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將發展養老服務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扶持政策推進發展。針對宜居環境建設,草案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優先進行無障礙改造,推進居住區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等方面作出規定。
在養老機構方面,草案指出,對於政府投資興辦的公辦養老機構應當為特困供養老年人提供無償供養和護理服務,為最低生活保障和低收入家庭老年人以及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低收費供養和護理服務。對於民辦養老機構,政府可以采取補助投資、貸款貼息、運營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或者運營養老機構。
草案還特別針對我省環境優勢,積極推動龍江養老產業的健康發展,明確指出,市級、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充分利用本地生態環境、夏季氣候及旅游、中醫藥和歷史文化資源等優勢,推進候鳥式養老、異地養生等夏季養老服務業發展。草案對夏季養老基地建設、發展夏季養老服務聯盟、推出特色服務產品以及完善夏季養老宣傳推廣體系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
此外,草案明確了社會保障方面涉及的養老保險、醫療補貼、失能護理補貼、社會救助、住房和供熱保障、高齡津貼等方面內容,並對社會優待、精神文化生活、監督檢查等進行了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