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走進雁窩島烈士陵園 感受北大荒精神
2017-08-25 14:21:0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傳文 趙亞東 王春穎 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5日訊(張傳文 記者 趙亞東 王春穎 莊園)雁窩島烈士陵園、濱橋烈士陵園、七一橋、潛水掛鉤紀念地……走過位於八五三農場的一個又一個等紅色旅游景點,讓我們感受到了當年在雁窩島的開發建設中湧現出的一批英模人物為千萬戶傳唱的事跡和雁窩島人開創的『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風貌。

雁窩島烈士陵園。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遇到了來自寧波的知青劉新芬,她告訴記者,當年盡管沒和陳越玖一起來到八五三,但今天在她的墓前敬獻了花環,圓了我的一個夙願。明年我還要帶孩子一起來,叫他也感受一下北大荒精神的博大精深。

  由於當年雁窩島三面環水,一面沼澤的特殊地理環境,使雁窩島的開發極其艱苦卓絕。位於老渡口的潛水掛鉤紀念地就是當年挺進雁窩島的第一場戰役。在雁窩島的開發建設中湧現出一批令永遠銘記在雁窩島人心中的英雄們。如:轉業官兵代表『運油英雄』---羅海榮;支邊青年代表『先鋒戰士』---張德信; 『死後把骨灰送回北大荒』的城市知識青年代表『黨的女兒』---陳越玖等。為紀念英模緬懷先烈,弘揚北大荒精神,1976年5月,原二十一團四營建立了雁窩島烈士陵園。陵園佔地2萬平方米,紀念碑高8.1米,碑的南面刻有『為人民利益而死重於泰山』,碑的北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80年,原農墾部副部長趙凡來八五三視察時,為雁窩島烈士賦詩:大荒原野吊忠魂,激情熱淚濕衣襟。農墾先驅多豪爽,烈跡赤膽啟後人。更喜五谷豐登年,乘蔭猶懷植樹人。重任在肩心明鏡,誓繼英烈壯乾坤。

  墾區第二批20個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中,雁窩島烈士陵園、雁窩島少年宮名列其中。農場黨委加大了對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的建設,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們以北大荒精神教育為核心,深入挖掘精神內涵,注重改進創新,不斷提高基地建設、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拓展基地功能,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把北大荒精神教育與發展紅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相結合,進一步擴大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與此同時他們加強組織領導,增加投入,強化管理,創造條件,營造氛圍,充分發揮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教育人、引導人、塑造人的作用。為開展北大荒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供了生動形象的載體,發揮了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雁窩島網絡媒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