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8日訊 廣袤的黑土地,不僅是中國的大糧倉,還要變成中國最美的地方。全省9000餘個行政村變成最美的鄉村,任重而道遠。今後我省要繼續堅持創新發展理念,讓美麗鄉村發展活力競相迸發,統籌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讓美麗鄉村發展得更全面,加快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讓美麗鄉村收獲更多的開放紅利,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今後我省要突出抓好產業支橕,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發揮比較優勢,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的產出率,形成高效特色的農業發展格局。與此同時,要注重突出特色產業支橕,推動三產融合發展。
加快各具特色的小城鎮建設步伐,重點規劃建設1000人以上的中心村,重點建設和資金投放在鎮村道路、排水工程、飲水工程、電力設施、文體廣場、環衛設施、村屯綠化等基礎性、公益性設施上。進一步強化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開展縣域整鎮推進農村垃圾處理試點,年內解決300個村的垃圾污染問題。加快推進農村改廚、改圈、改廁等工作,用三年時間實現全省畜禽糞污全部資源化利用的目標。在抓好秸稈綜合利用的同時,注重發揮政策杠杆的支持和引導作用,降低成本,推廣實施『以疏代堵』的辦法來解決秸稈技術問題。
抓好農村義務教育、文化惠民、就業創業、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積極探索建立覆蓋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兩線合一』,不斷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加大對貧困村的公共服務建設力度。
進一步以文明村鎮創建、道德模范、最美庭院、文明之星等創評活動為載體,開展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的活動,不斷提高鄉風文明水平,制定村規民約,幫助村民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特別是農村黨支部、『兩委』班子的建設,以農村發展成效來檢驗黨建工作成果,要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好政治引領作用,提昇他們的政治引領能力和服務群眾的能力,讓農村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推進科學發展、帶領農民致富、密切聯系群眾、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戰斗堡壘,引領廣大農民將鄉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要分期分批規劃建設,明確建設次序,重點建設人口多、積極性高的中心村和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貧困村,形成抓兩頭帶中間的推進態勢。針對農民的需求解決問題,要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有條件的市縣,要繼續強化美麗鄉村示范區、示范帶建設,形成精品示范群體,要讓每個村子每年都有一些變化,增強百姓信心,從中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