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破繭成蝶 牡丹江寧安市盤嶺村的美麗『蛻變』
2017-08-30 10:56:14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晨報  作者: 盛莉 艾俊良 石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盤嶺村全景。

  村民在廣場上休閑鍛煉。

  東北網8月30日訊 三年前,記者曾到歐洲旅游,當車行駛在歐洲的鄉村小路上,看到眼前美輪美奐的田園風光時,就幻想著咱家鄉的農村啥時也能變成這般美麗模樣——道路平整、綠樹成陰、鮮花盛開、民居雅致……不出遠門,就能領略世外桃源的美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僅僅幾年的時間,夢想很快就變成了現實。我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牡丹江周邊農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寧安市海浪鎮盤嶺村就極具代表性。三年前的盤嶺村還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窮山村,不僅村容髒亂差,而且經濟落後,民心渙散,如今她是美麗鄉村中的佼佼者,作為示范村加以推廣。8月24日,記者驅車來到盤嶺村,親眼目睹她今日迷人的風采。

  舊日的盤嶺村不堪回首

  盤嶺村位於寧安市城區西北5公裡,山上是濃郁的人工林、次生林,山中小溪繞村而行。漫步在盤嶺村,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觀時時可見,乾淨整潔的街道、白牆灰瓦的民居互相掩映,每位村民的臉上都流露出一種自豪的笑容。

  記者在村中轉悠了一圈,不僅道路平整乾淨,連張紙屑都看不到,隨便推開哪家院門,家家讓人眼前一亮,窗明幾淨,院落裡幾乎看不到任何雜物。來到村民譚憲平家時,他剛從地裡回來,進門第一件事就是用水將鞋底的泥衝掉,『你看我們村每家每戶的院落都這麼乾淨利落,俺也要保持好,別拖後腿。』他笑著告訴記者,自從鄉村環境改善後,村民生活富裕了,村民的素質也提高了,垃圾分好類後,都自覺地放在門前的垃圾箱內,就連小孩吃完冰棍,如果身邊沒有垃圾箱,也會一直將冰棍筷子和包裝袋捏在手中,直到找到垃圾箱為止。『這要是在過去,隨手扔垃圾比比皆是,那時的環境簡直沒法呆。』譚憲平說,過去盤嶺村非常落後,垃圾無處去,污水到處流,家家門口都堆著柴草垛、垃圾,別說車不好過,就連人也不好走,尤其到了夏天,味道特別難聞。而且橋梁年久失修,道路泥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有時穿靴子都趟不過去積水區。村民收入也不高,村內矛盾突出、上訪不斷……

  支書帶頭改造村容村貌

  『現在村裡舊貌換新顏,多虧了我們村裡的帶頭人——村支書關強。』說起村支書關強,村民們都舉起大拇指交口稱贊。2014年,村民們集體將在牡丹江搞工程建築的關強請了回來。關強看到自己的家鄉髒亂差的面貌,像火一樣燒灼著他的心,他扔下一年幾十萬元的收入,義無反顧回到村裡主持工作。他號召黨員、乾部帶頭行動,三天內清除了佔道的柴垛、板棚、糞堆。同時,他調回自己的施工隊和大型機械設備,組織黨員群眾僅用40天,將全村所有的巷路和田間路整修一遍,並把村裡唯一一條3.5米寬的水泥主路加寬到了6米。

  考慮到村裡沒有辦公室和活動廣場,關強就和妻子商量,將自家年收入1萬多元的兩個烤煙房扒掉,並自掏腰包買下了相鄰的民房,建成佔地1000平方米的廣場和106平方米的辦公室。2014年,全村新建街道硬質路面3000米、硬質邊溝6000米,安裝路燈50盞,主街和巷道實現亮化,修建花壇4500平方米,栽植綠化雲杉樹3000株,所有街道路口安裝監控探頭。

  看到村屯內外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讓村民們都心悅誠服,村民們都積極參與到村裡改革建設中,男女老少都積極踴躍出義務工,就連經常上訪的一位村民也心服口服,每次勞動他都不會落下,經常第一個到場。

  村民理解了,關強乾得更來勁了,對全村218戶農戶房屋進行了整體改造,更換房蓋、塑窗,粉刷牆體,並為4戶貧困戶重建了新房。同時,村裡還組建專職保潔隊,對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建設堆肥廠,徹底解決了村內垃圾堆的問題。截至目前,關強總共為全村發展建設墊資400多萬元,他怕村民誤解,明確自己為村裡發展和搞建設所墊付的所有資金,村裡無償使用,無論多少年都不用付一分錢利息。

  美麗鄉村帶動美麗經濟

  沒有產業支橕的美麗鄉村難以持久,一批『美麗產業』在盤嶺村異軍突起,環境美化與經濟發展良性互促的『村美民富』局面正在形成。

  為了引進合適的產業項目帶領村民致富,關強多方打聽了解到山東龍大集團是一個有實力的大型蔬菜加工企業,他撥通企業打電話後竟遭到拒絕。沒過兩天他就帶著妻子直奔山東找到企業負責人,對方很吃驚,也被關強的誠心和朴實所打動,先行簽訂100?地的種植合同。後來龍大集團到盤嶺村考察,對關強個人和盤嶺村種植條件非常滿,決定投資7000萬元在盤嶺村建蔬菜基地,帶動了盤嶺村青刀豆、南瓜、胡蘿卜等蔬菜產業發展;同時積極引導『家鄉人』回鄉創業,建設了玫瑰園,並啟動建設玫瑰精油廠項目;與山東海納百川公司合作,投資1000萬元建設的安泉果蔬有限公司已經進入了設備安裝階段;利用東山野豬嶺生態環境,建設3萬平方米野豬放養場、2萬平方米生豬養殖和200畝蠶場。在這些項目的帶動下,盤嶺村村級經濟實現了歷史性扭轉,現在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7萬多元。

  記者見到關強時,他正領著自己的工程隊建蔬菜加工廠房。他說,等著明年正式投入使用後,摘下來的蔬菜就可以直接加工脫水和冷凍,到那時農民收入會更高。

  盤嶺村還積極探索村委會、合作社聯合發展的『村社一體化』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目前,已組建9個合作社,46戶150名農民入社,流轉土地4000畝。村集體、合作社的種植和經營性收入,每年除支付給農民的分紅處,合作社和村集體也會按相應的比例預留利潤,作為村集體經濟積累,用於村屯建設。

  來到盤嶺村,看到的不僅是整潔環境帶來的變化,還能感受村民精神面貌的轉變。農民成立了業餘劇團、籃球隊、廣場舞表演隊,每逢節假日村民們都會自發地組織開展活動,連續幾年的大年三十都自導自演春節晚會,朗朗笑聲時常飄蕩在盤嶺村的上空。

  村支書關強在與記者道別時,他向記者發出邀請,『三年後歡迎你再來盤嶺村做客,相信盤嶺村會帶給你更大的驚喜,我們一定會讓盤嶺村變得更美,人們的生活更富足。』

  近年來,寧安市圍繞『百村示范千村達標』工作,以打造『龍江最美鄉村樣板』為目標,科學謀劃,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盤嶺村是13個美麗鄉村示范村中的一個,現在一個個像盤嶺村形態優美、功能完善、產村相融的新型村莊正陸續呈現新貌。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