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30日訊 每個時代都有人們崇尚的精神坐標,她激勵人們朝著文明進步的目標執著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志願服務工作賡續著雷鋒精神,從倡導『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助人為樂社會風氣,到『讓志願服務成為生活時尚』的崇德向善引領,無不彰顯大愛與奉獻的情懷,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們並肩前行,引領社會不斷邁向新的精神高度,形成了志願精神薪火相傳的可喜局面。
頂層設計開拓志願服務新格局
近年來,我省發揮志願服務工作基礎紮實的優勢,大力探索創新思路和推廣模式,2011年初開始開發並運行黑龍江省志願服務人庫系統(目前定名為智慧志願支持系統),設計並推行志願服務全新領導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2012年,省人大重新修訂《黑龍江省志願服務條例》,明確『縣級以上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機構負責規劃、指導、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志願服務活動』。2015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志願服務工作的一系列要求,更加具化了開展志願服務工作的操作性,打造了志願服務工作新格局。
為建立文明委領導、文明辦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的志願服務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推動志願服務工作協調發展,我省注重理順關系,加強和完善上下左右互聯互通組織體系。建立起『二元結構』的組織體系,即將全省志願服務組織規范為『地區』和『專項』兩大類組織體系。各市(地)文明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總隊領導,統一管理所轄區縣的各大隊和各部門牽頭的專項支隊。各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站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既獨立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又管理本社區內的各專項志願服務隊。每個服務隊的活動記錄既記入所屬專項組織,又納入所在城區、社區的工作成果。二元組織體系納入智慧志願支持系統,促進了各級各類組織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各地各類組織優勢的有效發揮,使全省各部門、各類組織共享志願服務資源,增進了共識、促進了共建、實現了共贏。目前,全省注冊志願者達到319.8萬人,地區志願服務組織達到24180個,專項志願服務組織達到60396個。
創新理念推動志願服務長遠發展
我省各地不斷探索志願服務理念創新、載體創新和機制創新,把握內在規律,形成積極常態,有效推動了志願服務的長遠發展。
探索志願服務理念創新。過去,許多人對志願服務認識片面,認為只有打著紅旗去敬老院、孤兒院慰問,走上大街打掃衛生等形式的活動纔是志願服務,導致志願服務活動表面化、形式化。近些年來,各地積極探索由社區、服務隊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依托智慧志願支持系統發布活動信息,讓有時間、意願和能力的志願者自主報名參加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得到被幫扶群眾和志願者的一致認同。2011年全省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只有503項,而近些年每年達到35.65萬項。由於這些服務活動都是基於群眾實際需求、志願者樂於參加的前提,使這項工作具有原動力,逐步實現了常態化。
探索志願服務載體創新。志願服務活動全覆蓋的最大難度是如何使各級組織有效發布志願服務活動和廣大志願者便捷地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最初,各級組織需要通過電腦進入系統發布活動,目前,通過一系列創新,各級組織可以直接使用手機客戶端發布活動和記錄服務時間,廣大志願者也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和微信平臺報名參加志願服務活動,還可以通過免費手機短信和現場報名等方式參與,使志願者參加活動更加便捷和踴躍。目前,開展活動最多的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站每年開展活動達2000多次。
探索志願服務機制創新。志願服務常態化的基礎是使廣大志願者養成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的習慣。全省建立的星級志願者評選機制和年度嘉許機制,通過鼓勵積累服務時間,成為激勵志願者的有效舉措。目前,全省166.2萬名活躍志願者,星級志願者達到61.94萬人,星級團隊達到2225個。
舉措落地志願服務走在全國前列
實踐證明,我省各項舉措有力推動了志願服務制度創新、理念創新、載體創新和機制創新,推動了志願服務工作制度、組織、活動和回饋落地,有效促進了我省志願服務工作逐步走在全國前列。
如今,廣大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發揮著愈益深刻的影響力,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聞名省內外,為黑龍江形象增光添彩。其中有獲全國志願服務『最佳組織』的哈爾濱市法律志願服務隊、牡丹江市國家稅務局志願服務隊、大慶市愛心傳遞志願者協會、伊春市新青區林海彩虹志願服務隊等。有十餘年義務獻血近5萬毫昇、哈爾濱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組織負責人王曉明,常年紮根社區、為百姓用電保駕護航的『冰城電保姆』李慶長,做雷鋒傳人、一騎單車重走雷鋒路的義務修鞋匠孟廣彬,徒手勇接5樓墜下少年、見義勇為的謝尚威,先天腦癱、意志堅定、回報社會、助殘助困的志願服務隊長洪潤浩,搭建網絡平臺、傳遞愛心溫暖的白春海,終身從教、義務助學助教的84歲老人薛景新,創辦『龍江禁毒網』、助力禁毒、解人危亡的武士龍等。
這些優秀志願者集體和個人,通過身體力行,生動闡釋了志願精神的內核,也為我們這個時代增添了高度,為我們的社會增加了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