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訊(記者 陳顯春 王忠岩 王明菲 許諾)齊齊哈爾市在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過程中,將產業項目扶貧作為重要手段,通過積極探索、創新模式、精准發力,采用扶貧基金入股模式、貧困戶帶地入社參股模式、貧困戶以投資形式入社參股模式、訂單農業模式、優質項目帶動就業模式、龍頭企業扶貧模式、產業促就業模式、產品營銷模式、『政+企+戶』聯動模式等九種模式,實現產業扶貧主體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產業扶貧在發展和帶動上兩手抓兩手硬,既做大做強了自己,同時幫扶貧困戶創收增收。
齊齊哈爾市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畜牧業基地,綠色有機食品全國聞名,有著雄厚的發展農業產業鏈基礎。依托資源優勢,齊齊哈爾市圍繞『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加快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集群化建設。去年年初,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確定重點推進12個產業項目引領和支橕全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並把發展產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使二者相輔相成。現代中藥、畜牧、馬鈴薯、食品加工等農業產業位列其中並迅猛發展,在脫貧攻堅戰中成為牽動多條產業鏈條發力拔掉『貧』根兒的重要引擎。
據統計,齊齊哈爾市各個貧困縣因地制宜,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產業促進脫貧、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推進脫貧、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幫助脫貧、發展畜牧產業帶動脫貧、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助推脫貧、發展特色水產品產業助力脫貧,重點培育了12個農業產業扶貧類型,涉及蔬菜、食用菌、畜牧、玉米、馬鈴薯、糖、大豆、食品加工、中草藥、特色養殖、休閑農業、家庭自主創業等產業。
各貧困縣申請專項扶貧基金,精准到村,用於發展扶貧事業,實現多元收益。貧困戶以地入社參股,實現三個層面盈利:包地收入、土地入股分紅、短期務工報酬。龍頭企業扶貧模式,就是通過龍頭企業與貧困戶建立的利益聯結,以股權、訂單、高標基地等形式,實現企業盈利,貧困戶脫貧的雙贏局面。產業促就業模式是通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及農產品加工業的深度拓展,催生了新業態,增添新崗位。『政+企+戶』聯動模式,即企業與貧苦戶簽訂合作協議,政府提供物資、政策及資金補助,助力企業改良、貧苦戶脫貧。
齊齊哈爾市各縣還發揮立縣企業帶動作用,增強企業帶動貧困戶能力,扶持壯大一批收益高、見效快的企業或合作社,建立和完善貧困戶參與機制和受益機制。克東縣依托其綠色有機食品『乳業、大豆、蘇打水』三大主導產業支橕脫貧,增加就業機會,實現貧困戶永久轉移,打造了乳業全產業鏈模式,全產業鏈間接拉動6000多人就業,一大批貧困戶通過工資性收入擺脫了貧困。拜泉縣棚室經濟規模發展到5307棟、182萬平方米,僅棚室經濟一項預計帶動190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