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冰城女孩徐越:黏土雕刻時光 凝固城市細節
2017-09-03 08:29: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鄧明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9月3日訊 黏土,在人們的印象中多是孩子們喜歡把玩的材料,可它在藝術者手中卻是創作的根基,線條流暢的『索菲亞教堂』、雄偉的『防洪紀念塔』、可愛的『小黃人』 ……經過一番熟練的揉捏之後,一件件惟妙惟肖的作品就創作完成了。徐越,曾在哈爾濱度過了美好的大學時光,如今她在雲南讀研究生,捏黏土是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一塊黏土經過她打磨便如同有了生命一樣,煥發生機。8月28日,生活報記者通過微信視頻采訪了她,視頻中,她用嫻熟的動作,把一塊塊黏土揉捏成各式各樣的造型,臉上洋溢著孩子般的童真笑容,她告訴生活報記者,用黏土捏卡通人物造型很常見,可是將黏土捏成微縮版『建築』卻不多見。

  大學專業課與黏土結下不解之緣

  2012年,徐越考入哈爾濱學院動畫專業,和黏土『相遇』是在大學期間的一堂動漫人物塑型課。徐越說,大學期間的塑型課所用的材料都是油泥,因為油泥本身比較粘手,弄到手上洗不掉,如果天氣太熱還會壞掉。為了找到最合適的材料,她和同學跑遍了大街小巷的文具店。最終在一家小文具店的角落發現了心儀的黏土。『當時,文具店裡賣的大都是紙漿顆粒偏大的黏土,做出來的作品表面往往不夠光滑。而我做作品追求完美,我想找質地細膩的黏土。最終,在一家小文具店的角落發現這種黏土,它易乾、不掉色、細膩、無毒。』從此,徐越便與黏土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2013年開始,四年來,徐越做了400餘件作品。最初,以卡通人物造型為主,平均每件作品用時一小時。近兩年,她更專注於做『立體建築』類作品。

  挑戰自己制作立體建築類作品

  徐越是一個喜歡挑戰自己的人,在黏土創作中,她不會一味地重復制作,每一次創作都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會用到新手法或新技巧,會不斷地給自己增加難度。從最初的『小黃人』、『小雞』、『暴力兔』等,到制作煩瑣的『城市建築』,軟軟的黏土在她的手中獲得了生機,讓作品『站』起來更是一種很大的突破。

  說起用黏土制作『城市建築』,徐越說,最初是哈爾濱的地標性建築索菲亞教堂給她的創作靈感。2015年,徐越住在索菲亞廣場附近,每天打開窗戶就能看見索菲亞教堂,日久生情,便打算用黏土做微縮版『索菲亞教堂』。對她來說,這著實是不小的挑戰。

  『索菲亞教堂的面特別多,棱角也很多,因為黏土很軟,並不是制作「立體建築」最適合的材料。』徐越告訴生活報記者。為了讓作品更好地展現索菲亞教堂的莊嚴肅穆,徐越在索菲亞廣場的各個角度觀察了很長時間纔開始制作,用徐越的話講『我是天蠍座,追求完美,哪怕一個小細節我都會重復做上幾次,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就這樣,完美主義的徐越做出了全方位無死角的微縮版『索菲亞教堂』。類似的,還有微縮版『龍塔』、『防洪紀念塔』等哈爾濱地標式建築。

  在徐越的手機中,有許多黏土愛好者的微信群,群裡的黏土愛好者多是做卡通人物造型,或是做扁平式『建築』,鑲嵌在相框中。而徐越用黏土做的『立體建築』在國內實屬罕見。

  為更加穩固用煙盒給作品做支橕

  制作微縮版『索菲亞教堂』時,徐越從主體底層開始制作,再將主穹頂、鍾樓分開制作。待黏土晾乾一些再拼接到主體上。怎樣粘到一起呢?徐越表示,這要靠多年的手感摸索出黏土的乾濕臨界點纔行。『跟黏土接觸時間長了就會了解黏土的特性,憑借多年的手感,我能夠找到黏土乾濕的臨界點。如果黏土的水分多,做出來的作品比較容易變形,我就會在手裡揉捏,讓它充分與空氣接觸。如果水分失去太多,黏土太乾,作品表面就會有裂紋。所以這是對材料的一種挑戰,也是對自己手法的一種挑戰。』徐越說。索菲亞教堂的各個面都是圓潤的,所以微縮版『索菲亞教堂』主體沒有一點兒支橕,全部用黏土制成,將黏土?成一小條,再一點點圍成微縮版『索菲亞教堂』。

  與微縮版『索菲亞教堂』不同的是,微縮版『香坊火車站』使用了煙盒做支橕。香坊火車站是有棱角的建築,為了讓作品更加穩固,表現出棱角的美,徐越選擇用煙盒作為支橕,這是絕無僅有的想法和做法。『以前很少做立體作品,所以接觸不到支橕物,後來為了讓作品更具立體感,纔想到用煙盒做支橕物。』徐越說。

  徐越告訴生活報記者,她用黏土制作的北方薩滿作品曾在全國性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這讓她更加喜歡制作黏土作品。為了更精細地制作黏土作品,她花錢學習技術,不斷調整配方,融合歐美、日韓技術,將有機原料混合,經過一系列安全檢測終於生產出了屬於自己的粘土原料。目前,徐越在哈爾濱有自己的工作室,經營著黏土和黏土作品。其中,微縮版『龍塔』、『防洪紀念塔』等哈爾濱的地標性建築受到很多市民的喜愛。2017年,徐越考入雲南昆明一所大學讀研究生,學習少數民族藝術。徐越表示,她選擇這個專業是想在創作黏土作品時融入更多的少數民族文化元素,讓自己的作品更有吸引力。將來,她打算將自己的作品推廣到南方。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