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冰城女孩黏土雕刻時光 築』 做微縮版 『龍塔』『防洪紀念塔』
2017-09-03 09:18: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鄧明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9月3日訊 黏土,在人們的印象中多是孩子們喜歡把玩的材料,可它在藝術者手中卻是創作的根基,線條流暢的『索菲亞教堂』、雄偉的『防洪紀念塔』、可愛的『小黃人』 ……經過一番熟練的揉捏之後,一件件惟妙惟肖的作品就創作完成了。徐越,曾在哈爾濱度過了美好的大學時光,如今她在雲南讀研究生,捏黏土是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一塊黏土經過她打磨便如同有了生命一樣,煥發生機。8月28日,記者通過微信視頻采訪了她,視頻中,她用嫻熟的動作,把一塊塊黏土揉捏成各式各樣的造型,臉上洋溢著孩子般的童真笑容,她告訴生活報記者,用黏土捏卡通人物造型很常見,可是將黏土捏成微縮版『建築』卻不多見。

  大學專業課與黏土結下不解之緣

  2012年,徐越考入哈爾濱學院動畫專業,和黏土『相遇』是在大學期間的一堂動漫人物塑型課。徐越說,大學期間的塑型課所用的材料都是油泥,因為油泥本身比較粘手,弄到手上洗不掉,如果天氣太熱還會壞掉。為了找到最合適的材料,她和同學跑遍了大街小巷的文具店。最終在一家小文具店的角落發現了心儀的黏土。『當時,文具店裡賣的大都是紙漿顆粒偏大的黏土,做出來的作品表面往往不夠光滑。而我做作品追求完美,我想找質地細膩的黏土。最終,在一家小文具店的角落發現這種黏土,它易乾、不掉色、細膩、無毒。』從此,徐越便與黏土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2013年開始,四年來,徐越做了400餘件作品。最初,以卡通人物造型為主,平均每件作品用時一小時。近兩年,她更專注於做『立體建築』類作品。

  挑戰自己制作立體建築類作品

  徐越是一個喜歡挑戰自己的人,在黏土創作中,她不會一味地重復制作,每一次創作都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會用到新手法或新技巧,會不斷地給自己增加難度。從最初的『小黃人』、『小雞』、『暴力兔』等,到制作煩瑣的『城市建築』,軟軟的黏土在她的手中獲得了生機,讓作品『站』起來更是一種很大的突破。

  說起用黏土制作『城市建築』,徐越說,最初是哈爾濱的地標性建築索菲亞教堂給她的創作靈感。2015年,徐越住在索菲亞廣場附近,每天打開窗戶就能看見索菲亞教堂,日久生情,便打算用黏土做微縮版『索菲亞教堂』。對她來說,這著實是不小的挑戰。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