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用物聯網『撬動』轉型發展 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區
2017-09-04 14:02: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玉珍 張元強 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4日訊(李玉珍 張元強 記者 侯巍)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在發展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征途上,凝神聚力、開拓創新,加快培育轉型發展新動能,走出了一條以物聯網『撬動』企業發展的新路子。日前,記者隨『墾區開發建設70周年』采訪團來到該公司,實地踏查了物聯網生態系統大數據為農業生產帶來的大變革。

北大荒精准農業農機中心一角。

  大田生產迎來『大變革』

  在七星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通過大屏幕,記者看到,技術人員對稻田實行了遠程監控。『這些布置在大田的數據采集器、傳感器及無線傳輸網絡,可以對作物的生長環境進行全方位監測,獲取大田土壤的實時溫度,實現施肥的精確定位,提高化肥使用效率,產量增加明顯。』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李曉輝向記者介紹。

七星分公司精准農業農機指揮調度中心。

  目前,該公司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已經實現在電腦和手機上對核心區面積1000畝、智能溫室1萬平方米實行遠程監管、監測農田作物的長勢,病蟲害發生和農機作業情況,通過實時監控,作出判斷和應對。

  2017年,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成立了信息中心,綜合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圍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的實際需求,建立了農業生產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通過推廣應用大田物聯網技術,越來越多的種植戶體會了到科技應用帶來的生產變革。

七星分公司科技示范田。

  『這一技術實現了農業生產措施標准化、生產管理信息化、生產決策科學化、技術服務實時化和質量追溯全程化。』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總經理彭榮君說。

  實現遠程監控和管理的是分公司在信息中心建立的佔地面積212平方米的農業綜合數據處理中心。該中心逐步形成了以高清影像、傳感器、手機、集成軟件為載體,以大田作物長勢、農產品追溯、病蟲害預警、土壤?情、測土配方、農機管理為對象,以遠程監控、監測和監管為手段的物聯網體系,在農業生產、農機作業、產品追溯等方面發揮作用。

  據統計,七星共在大田共安裝高清攝像頭和環境傳感器205處、智能氣象站20個、地下水位監測點20個、病蟲害監視點70個、農機作業監測設備100套,實現了對農田作物的長勢、病蟲草害、土壤?情、土壤養分、作業標准等進行實時監控和精確測定。

  北大荒精准農業農機中心佔地面積9.4萬平方米,大馬力拖拉機安裝農機監管系統終端,通過農機作業計量終端、作業視頻終端、數據接收服務器和客戶端軟件,實現對農機作業實時定位、視頻遠程監控、農機作業精確計算和費用的自動核算、農機作業進度自動匯報。農機監管系統終端,提高了農機作業效率,也提昇了農業生產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科學化水平。

七星分公司創建的國家安全食品生產基地。

   『大數據』催生新型產業鏈

  隨著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的深度融合,農業全產業鏈正在『裂變』,今年,七星分公司通過大數據的支橕來構建農業信息化綜合服務系統,化解了小農戶和大市場的矛盾,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步伐。分公司推廣應用的智能化設施『各司其職』,信息技術貫穿水稻生長全過程。走進七星分公司第一管理區水稻科技服務中心,處處皆是『高科技』:

  水稻浸種催芽自動控制。建有6座大型水稻浸種催芽廠,每年為種植戶生產高標准芽種,精確自動控制,保證了芽種整齊健壯,標准一致。

七星分公司科技園區示范田一角。

  水稻大棚育秧智能調控。通過棚內安裝高清攝像頭、環境傳感器,實時監測棚內空氣溫度、濕度、光照度,土壤溫度、濕度、PH值等數據,實現水稻育秧環境智能化監控。

  水稻本田生長實時監測。通過布置在全場大田的監測設備,技術人員足不出戶即可在電腦或手機終端上遠程實時掌握田間的生產信息,並可獲得農業專家的在線指導;通過農業災害監測及預警系統,及時對農作物乾旱、洪澇,冷害,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監測和統計;通過農情信息管理系統發布預警信息,實現農作物災害監測的科學化、准確化;通過『便民服務信息推送系統』,農戶可實時查詢自家地塊的『測土配方』、繳費、生資、農貸、各類補貼發放、農藝措施、氣象預警等信息;通過遠程專家系統,農戶還可以向專家進行技術諮詢,隨時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目前,七星分公司農業信息技術應用覆蓋面積達到了80%,並建成了一批以物聯網應用為重點的寒地水稻、農技推廣、農機指揮調度、綠色果蔬、科技服務等智能化生產基地。據不完全統計,分公司定點觀測示范片通過應用信息技術,預計平均每畝減少損失50元,畝增加收入150元。

七星分公司創建的寒地水稻高科技信息化園區。

  可追溯貫穿農產品生產全過程

  今年,七星分公司把『舌尖上的安全』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來抓,通過物聯網技術,建立了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的360度全景農產品追溯系統,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控,為百姓餐桌上了一道『安全鎖』。

  在種植前,利用該系統以配方施肥為基礎,對農戶信息進行記錄與管理,對農戶所種植地塊地理位置、土壤情況、水質情況、空氣環境情況等進行檢測記錄,對采集數據進行分析,農戶根據分公司給出了施肥配方和施肥建議,合理選擇肥料品種後統一計劃、采購生產資料,通過生資繳費系統進行繳費管理,確保農戶使用安全可靠的生資進行規范生產,實現了分公司對農業投入品的有效監管。

七星分公司推廣應用的水稻智能化灌溉裝置。

  在生產中,分公司利用該系統對整個農作物生長管理過程進行控制,浸種催芽、大棚育秧、泡田整地、插秧、本田管理、收割晾曬等各個階段的信息通過物聯網技術、移動終端采集技術等進行記錄與管理,通過質量巡檢管理系統對種植全過程進行監管。

  為保證糧食加工質量安全,使消費者對原糧食加工場地及加工過程有直觀、清晰的感知,分公司在當地稻米加工企業安裝高清攝像頭10餘處,重點對原糧扦樣、封包線、成品出口等地進行實時監管。

七星分公司應用飛機進行航化作業。

  同時,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將每一批次的產品與其種植過程進行賦碼,每件產品都有唯一的二維碼。通過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可以追溯到該產品的農戶信息、種植過程信息、加工過程信息、物流與倉儲等數據,確保消費者所購買的農產品安全可靠。通過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分公司實現對400個地號的水稻生產全程追溯,追溯面積達12萬畝以上。

  現如今,乘『雲』而上的七星分公司,在大數據發展浪潮中發出了『七星聲音』,留下了『七星印記』。七星分公司總經理彭榮君表示,『作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我們不但要做物聯網的「使用者」,更要成為物聯網的「參與者」,努力把物聯網產業發展成為分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波瀾壯闊北大荒 昂首邁進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