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4日訊(記者 雷蕾) 都說中小企業發展難,黑龍江省綏芬河市的木業中小微企業卻正在『國林模式』的助推下,駛入一條發展快車道。近日,東北網記者來到綏芬河,感受由『國林模式』帶來的『加速度』。

奧潤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東向記者介紹企業情況。
國企搭臺中小企業唱戲
綏芬河市是我國對俄貿易的重要口岸,連接著中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際陸海聯運大通道和重要樞紐,更是中國最大的俄羅斯木材進口集散地。
得天獨厚的地緣區位優勢與國家先行先試建設國家木材儲備基地的總體布局,催生了國林木業城在綏芬河經濟合作區落地生根。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傳統做法。而綏芬河國林木業城項目則創造了政府支持下的國企搭臺、中小企業唱戲的孵化器模式。
2013年4月,中國林業集團公司與民營企業綏芬河市友誼木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了綏芬河國林木業城投資有限公司。

工人正在有序生產。
『央企+民企』的配置發揮了央企行業精專、資金雄厚和示范引領的優勢,借助民企的自主活力和工作效率優勢,形成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加快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2014年4月,國林木業城一期、二期項目開工建設,短短的8個月時間,從一片荒地到33萬平米廠房林立的現代化園區,項目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的高速度,創造了黑龍江省重大投資項目建設的新紀錄。
責任編輯:張廣義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