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德利(左)在訓練中。
東北網9月6日訊 在5日結束的第13屆全運會男子古典式摔跤130公斤級的比賽中,我省老將劉德利獲得第五名。在第10屆、第11屆、第12屆全運會上,劉德利都獲得這個項目的金牌。今天在半決賽中,劉德利以1:2遺憾負於山東隊孟強,止步決賽。
這場全運會比賽,是劉德利摔跤運動員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全運會結束,他將擔當起省摔跤隊教練的職責,在另一個崗位,繼續為黑龍江摔跤運動做貢獻。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位龍江跤壇傳奇戰神的傳奇生涯。
12歲輟學重體力勞動打造出強壯身軀
劉德利1980年出生在我省密山市。12歲那年,他被當地體校相中,練起了籃球,因為是業餘體校,學員的食宿都要自理,家裡沒有錢供他練下去,就回家務農,幫父母掙錢養家。春天時,他到建築隊裡做搬磚、拉沙子的小工;夏天時,他去沙場裝沙子,一鍬鍬往車上揚;剛入冬,劉德利就到火車站扛大包,把180斤一麻袋的糧食一袋袋扛到火車車廂裡。最累的時候是嚴冬,父子倆上山拉套子。一根木頭要200斤左右,爺倆要一根根扛到爬犁上,趕著牛車拉下山,等汽車來後,再一根根扛上去裝好。
18歲重練籃球第一次穿上合腳的運動鞋
18歲那年,已經長到2.02米的他,被喊去參加密山鄉鎮的拔河比賽,比賽現場,他被擔當裁判的密山市體校趙彬校長發現。趙彬問他:『想不想練籃球?』劉德利一聽樂了,對趙老師說:『您不記得我了麼,我12歲那年跟您練過籃球。』
知道劉德利家裡困難,體校這邊,趙老師負責劉德利的吃,籃球隊教練王佰富老師負責他的穿。因為腳大,穿52碼鞋的劉德利已經好幾年買不到自己能穿的鞋了,一年四季都穿著母親給納的布鞋。劉德利常年做重活,費鞋,媽媽特意給他的鞋底縫上汽車輪胎割下來的膠皮。到了密山市體校,劉德利纔第一次穿上合腳的運動鞋。
20歲改練摔跤幾次偷跑回家
在密山練了兩年籃球,2000年秋天,身體條件出眾的劉德利被推薦到省體校的男籃青年隊試訓。在那他碰到前來看男籃訓練的張力軍。張力軍曾是女籃國家隊的隊長,2000年前後在黑龍江省體育局負責運動隊的訓練工作。張力軍一眼就相中了劉德利這個好苗子,但她認為那身膨脹的肌肉、十足的力量更適合練大級別的摔跤。
2000年初冬,劉德利進入省摔跤隊。那時,心思都在籃球上面的劉德利對摔跤運動很是抵觸:『我就感覺摔跤野蠻,天天往墊子上摔,太疼了。』趁著主教練王長生帶主力隊員去俄羅斯訓練的時機,劉德利偷偷跑回了家。王長生帶隊回國後,知道劉德利跑回家了,就馬上給密山市體校的領導打電話,讓他們去劉德利家裡做工作,自己還給劉德利的父親寫了封信,希望他能讓兒子回到省隊效力。當時,劉德利聽了父親的話去哈爾濱練摔跤。2001年1月,劉德利再次到省摔跤隊報到,正式進入省隊開始訓練。
23歲首次奪冠大器晚成練成跤壇常青樹
雖然練得比別人晚了好幾年,但劉德利很快展現出自己的天賦。為了鼓勵劉德利,王長生每個月給他200塊錢零花錢。2002年,全國摔跤冠軍賽前,王長生對劉德利說:『如果你打進前六名,我每個月給你漲100塊錢。』劉德利不負期望,果真拿了個第六名。2003年全國摔跤錦標賽,劉德利獲得第三名。2004年全國摔跤錦標賽,他首次成為全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