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4日訊(記者孫英鑫 編輯彭佳麗)記者14日從哈爾濱市城管部門獲悉,為緩解哈市冬季交通壓力,讓主乾道周邊的『毛細血管』更通暢,從今日起,哈市全面啟動河梁街等12條道路『微循環』打通應急工程。

河梁街打通工程。位於道裡區,現狀為斷頭路。打通工程起點河鼓街,終點河源街(河鼓西三道街),工程全長約360米,規劃道路紅線寬度40米。根據規劃斷面,擬新建機動車道寬度12米,兩側人行道寬度各3米。為滿足施工條件,需拆除工程范圍內民宅及酒店門廳等障礙物。建成後新增一條連接道裡中心區與河松片區及群力新區的東西向微循環道路。
河源街北段(河鼓三道街)。位於道裡區,現為斷頭路,工程起點河梁街,終點河政小區西門,工程全長約130米,規劃道路紅線寬度30米。根據規劃斷面,擬新建機動車道寬度15米,兩側人行道寬度各7.5米。為滿足施工條件,需拆除工程范圍內既有綠化隔離帶。
河源街南段。位於道裡區,工程起點河松街,終點河柏街與河川街交叉口,工程全長約310米,規劃道路紅線寬度30米。根據規劃斷面,擬新建機動車道寬度15米,兩側人行道寬度各7.5米。為滿足施工條件,需遷移工程范圍內既有樹木。
河政小區內部道路。位於道裡區,工程起點河源街,終點河鼓街,工程全長約410米,其中360米為河政小區內既有道路,寬度約8米,小區既有道路局部破損嚴重,需要新建,其餘50米為河鼓街至既有道路打通段。需拆除工程范圍內違章建築。
安紅街(安隆街至安國街段)道路。位於道裡區,工程起點安隆街,終點安國街,長度為380米,規劃道路紅線寬度32米,擬新建兩幅路機動車道,每幅寬度為7米,中間為2—15米隔離帶。提高通行能力,緩解安發橋交通壓力。
大方裡街打通工程。位於道外區,是連接老道外區和老太平區的主要通道之一。該道路太平橋地段常年擁堵,周邊居民出行困難。本次打通工程東起紅旗大街,沿新建鐵路線與黎華小區、上和城小區之間,一直向西至新道街,並經新道街橋下與大方裡街貫通。工程紅線寬度20米,長約1000米。工程打通後,新增一條大方裡街經太平南三道街進入紅旗大街、太平大街和東直路的道路,可使車輛避開太平橋易堵路段,對緩解太平橋區域交通壓力,促進區域微循環起到重要作用。
新道街橋下道路工程。位於道外區,是連接道外區二十道街和太平橋地區的重要通道之一,因道路兩側建築物佔道,成為嚴重的『卡脖』路。此次打通工程首先對道路西側遠東毛皮公司(原遠東美食城)影響車行道建設部分房屋實施拆除,拆除後對道路進行拓寬改造。道路打通後,將會有效緩解該地段存在多年的車輛擁堵問題,方便周邊百姓出行。
清通街。位於南崗區,目前該路由清明二道街至鐵路街為斷頭路。此次打通工程,起點清明二道街,終點鐵路街,紅線寬30米,全長120米。拆除清通街廢舊鍋爐房煤廠及門房一處,打通清通街,將清通街與鐵路街連接,可增加一條平行於和興路和通達街的道路,對於加強區域交通微循環能力,緩解鐵路街、通達街、和興路交通堵點具有重要意義。
北海路。位於南崗區省展覽館南側,目前被用做停車場。打通北海路工程,西起北京街,東至海關街,紅線寬30米,全長200米,需拆除北海街兩側大門,清理佔道停車,還路於民。打通後,形成一條200米長的橫向道路,連通海關街與北京街,可增加該區域路網密度,有效分流車輛,緩解大直街等區域路網交通壓力。
泰山路。位於南崗區會展中心區域,目前在會展中心形成斷頭路。此次打通工程北起黃河路,南至長江路,紅線寬30米,長度550米。該路打通後,可增加一條與紅旗大街、南直路平行的南北道路,有效分流周邊路網交通流量,緩解長江路、黃河路與南直路、紅旗大街交叉口的交通壓力。
昇永街和蘇順胡同。位於香坊區,為與二環高架橋、公濱路垂直道路。目前,道路在橋下不連通。工程需拆除昇永街在公濱路橋下隔離護欄;拆除蘇順胡同在公濱路橋下主路隔離護欄及主、輔路之間隔離帶,在交叉口設置交通信號設施。通過打通兩處路口,可增加公濱路橋下橫向交通聯系,暢通區域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