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6日訊(吳惠娟 記者 付巍) 9月16日上午7時48分,中國旅客關桂剛走進綏芬河公路口岸新建客運聯檢大樓,通過檢驗檢疫、海關、邊檢部門的查驗後,順利出境,成為首個經由綏芬河公路口岸新建客運聯檢大樓出境的中國旅客。標志著東北三省對俄口岸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環境最優、設施最先進的客運聯檢大樓正式投入使用。

第一個出境旅客關桂剛。
2012年8月1日,綏芬河公路口岸改造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歷時5年,總佔地面積5.2萬平方米,年通關能力達到600萬人次的綏芬河公路口岸新建客運聯檢大樓拔地而起。對綏芬河市打造全國一流的公、鐵、空立體化國際口岸,進一步完善集疏運體系,助力『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深入對接俄『濱海一號』戰略,具有裡程碑意義。

國門昇旗。李雅文攝
綏芬河公路口岸新建聯建樓是公路口岸改造項目重要組成部分,項目還包括新國門建設及貨運聯檢樓建設,總建築面積7.2萬平方米,總投資7.9億元。據悉,改造前的公路口岸設計運能為年過貨100萬噸,過客50萬人次。隨著中俄貿易往來不斷深化、綏芬河口岸影響力不斷提昇,既有公路口岸客運聯檢大樓以及貨運聯檢樓已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改造完成後,提檔昇級的綏芬河公路口岸,設計運能提昇為年過貨550萬噸,過客600萬人次,口岸通關環境和通關效率飛躍式提昇。

旅客等待查驗。
當前,設計高51.8米,長81.8米,跨度54.1米,巍峨肅穆的綏芬河新國門已經竣工。登上國門後,游客可以觀光眺望,一睹異國風貌,感受邊境魅力。

綏芬河口岸全景圖。
此外,新建貨運聯檢樓、監管倉庫已於今年初啟動建設。設有進出境貨物通道12條,道路、停車場及地面硬化20萬平方米,綠化7.8萬平方米及綜合管網等其它附屬工程。

綏芬河新建客運聯檢樓。
整個公路口岸改造工程計劃2018年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