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16日訊 『這些「小咬」追著人跑,有的還飛到孩子的鼻孔、眼睛裡,也不知道有沒有病菌。』15日,冰城的陳女士給生活報打來電話,希望記者能找有關專家,給出防止被『小咬』叮咬的辦法。對此,專家表示,這是因為今年其族群繁殖密度過高,又著急尋找可以越冬產卵的場所,因此我省多個市區內出現『小咬』成群的現象。不過,這種昆蟲不傳染疾病,對人體健康不會產生影響,大家可以放心。
市民反映:『小咬』直往臉上糊讓人不敢睜眼
入秋後,一大波惱人的『小咬』突然出現在冰城的大街小巷,成群結隊地在空中飛舞,將市民身上、臉上『糊』上厚厚一層,不勝其煩。15日早上,家住哈爾濱市道裡區的陳女士送孩子上學途中,數次被密密麻麻的『小咬』圍堵。『以前也碰到過,但沒有今年這麼多。』陳女士說。同樣,酷愛騎自行車運動的市民小亮也說:『在群力公園騎車時,「小咬」糊的滿身滿臉都是,我是既不敢呼吸,也不敢睜眼。』
專家解釋:
今年繁殖密度過高不會傳染疾病
『小咬』為何會在冰城泛濫?它們對人體有沒有危害?15日,生活報記者采訪到了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的遲德富教授。據遲教授介紹,市民在街頭遇到的『小咬』其實是屬於同翅目蚜科的有翅蚜蟲。蚜蟲多生活在農田、菜地中,今年秋天,哈爾濱以及我省其他城市遭到『小咬』鬧城,是因為蚜蟲族群繁殖密度過高,加上入秋後天氣變冷,蚜蟲要產卵越冬,便開始到處飛舞尋找可以越冬產卵的場所,並成群結隊地向選定的越冬場所遷移,而其越冬場所多為草根底部,因此在市區綠化帶周圍就出現了『小咬』成群的現象。
『但市民也不用擔心,這種蚜蟲不傳染疾病。』遲教授解釋說:『接觸它這麼多年,還沒看到有人對它過敏。現在天冷了,它喜歡往熱乎地方飛,人身上不也熱乎嘛。但這個蚜蟲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大家可以放心。』
小貼士
想躲它出門別穿黃色衣服
那麼,如何躲避『小咬』呢?遲教授說,『小咬』喜歡淺色的衣服,尤其是黃色衣服,建議市民在戶外活動時,用衣物把自己防護好。出門戴上口罩、墨鏡、帽子、圍巾等,並在出門前噴點花露水之類的驅蟲劑。
鑽進眼快用清水衝洗
哈爾濱市南崗區燎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康義民提醒市民,如果『小咬』鑽進眼睛裡,可用清水衝洗;如果鑽進耳朵的話,最好不要著急亂掏,可以用棉球輕輕粘出;如果入耳較深的話,建議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