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18日訊 近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2017 『青年之聲·青春創客』分站賽舉行,哈爾濱商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的學生馬婷婷和團隊成員們自主研發的『可食性包裝膜』項目順利入圍,該產品富含膳食纖維,熱水一泡即溶,受到關注。『目前,最常見的塑料包裝材料不易被降解,與食品接觸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馬婷婷告訴記者,可降解、可食用的新型食品包裝膜亟需開發,因此他們自主研發了該產品。

組成創業團隊說乾就乾
為將想法落到實處, 2017年年初,馬婷婷和哈商大發酵工程、農產品加工貯藏及財政學專業的陳翠婷、葛陽陽、陳啟蒙、孫瑩瑩等同學組成創業團隊,著手進行研發。當前,市場上的可食性膜主要是江米紙,但其延展性不好,應用范圍有限。而馬婷婷團隊想要研發的是一種適用性更廣、更有營養的新型『可食性包裝膜』。
馬婷婷介紹說,在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徐偉教授的幫助下,成員們從傳統的紅茶菌中分離篩選出1株高產微生物纖維素的葡糖醋杆菌,以獲得的細菌纖維素為主要原料,加入食品級的海藻酸鈉、殼聚糖和甘油作為交聯劑和增塑劑,制備成可食性包裝膜。『2005年,以葡糖醋杆菌發酵產物微生物纖維素為主要原料制備的椰果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所以用這種方法制成的可食用性包裝膜,也是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准的。』團隊成員陳啟蒙說。
產品富含膳食纖維 熱水一泡即溶
『我們研發的微生物發酵制備膳食纖維可食性包裝膜,與塑料制品相比,加工方法更簡單,而且所有成膜物質都是食品級,可做腸衣,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也可以應用在湯料及多種方便食品的內包裝,其特點是用熱水一泡便溶化,不僅方便還有營養價值。』團隊成員陳翠婷說,這個研究成果不僅解決了食品包裝膜的安全問題,還可緩解塑料制品污染問題。
今年9月中旬將參加全國總決賽
在研發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閱讀了大量文獻,『失敗了很多次,每次我們都會開會分析原因,再進行下一步實驗。』團隊成員葛陽陽說:『我們的團隊架構非常齊全,做起事來效率提昇很多。』除了同學們的默契配合,教授的指導也功不可沒。團隊成員孫瑩瑩介紹說:『每次遇到攻克不了的難題,我們就請老師一起討論、解決困難。印象特別深的一次是,我們將做出來的產品給老師看時,老師直接就吃了,這給了我們鼓勵和信心。』
哈商大校團委老師秦靖然告訴記者,『全國共有20項作品進入賽事總決賽,我們學生團隊的這個項目順利入圍。今年9月中旬,將代表我校赴深圳參加全國總決賽,期待她們有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