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喜迎十九大 教育看龍江』牡丹江市立新實驗小學:勞動育人 全面提昇師生素養
2017-09-18 23:46:2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霍梟涵 莊園 王忠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18日訊(記者 霍梟涵 莊園 王忠岩 編輯 張廣義) 享有『全國特色學校』殊榮的立新實驗小學,2012年以來,以內涵發展促進學校品質提昇,以思想驅動促進學校高位跨躍。營造了一個和諧向上的發展氛圍,形成了『自治逸美煥新』的校訓,『打好人生底色』的校風。

采訪團一行在立新實驗小學合影留念。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立新實驗小學攝影小組學生拍攝媒體團采訪。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2015年,該校『新勞動教育』理論在教育部名校長領航工程走進黑龍江的大會現場首發,標志著立新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裡程。『勞動育人』特色課程體系明確為認知、實踐、創新三大類,育人目標與育人途徑融合統一為『勞動自治』『勞動逸美』『勞動煥新』,將勞動教育從『勞』中脫胎出來,取之以『行動??行動力』的培養為核心,在全校師生中營造『我行故我行』的精神氣質。在傳承勞動教育特色中,立新實驗小學立足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學生的生命成長,開發與之適應的勞動教育校本課程。

文藝小組學生表演京劇《智取威虎山》。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手工活動。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目前,立新實驗小學開設的三類十門勞動校本課程是以認知、實踐、創新為路徑劃分『行動』的三個層面,即認知類課程以觀察、知識代入為主,行動的途徑以眼、腦結合為主;實踐類課程以動手操作、實踐體驗為主,行動的途徑以手、腦結合為主;創新類課程以實驗研究、分析探索、發現創新為主,行動的途徑是多種感觀綜合運用,注重腦力的開發。

小學生們為采訪團記者講解校園文化。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學生們親手包的水餃。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其中,認知類課程包括以在『六園』中觀察研究為主的基地觀察課和以『學科+勞動』為主要形式的學科滲透課;實踐類課程包括以培養學生生活技能為主的自我服務課,以校園崗位實踐為主的校園實踐課,以培養學生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為主的家庭體驗課,以走進社會、參觀學習、開拓視野為主的社會實踐課,在『勞技室』中進行的技能訓練課;創新類課程包括以科學學識普及、開展小實驗操作為主的科技普及課,以創意手工、廢物利用、藝術訓練為主的班級創意課,以勞動科研、勞動創新、課題研究為主的科學研究課。

學生手工雕刻木版畫。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學生為采訪團介紹校園設施。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三級勞動校本課程的開展,極大的豐富了學校的教育資源,為全校師生搭設了學習與展示的平臺,學生、教師、學校都已成為勞動校本課程開發的受益者,師生的素養得到全面提昇,學校也借助這一特色不斷提昇品牌形象。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