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2日訊(記者莊園 編輯馬悅)他們,駐守在黑龍江省過貨量最大的口岸,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年均監管進出口商品近千萬噸,未發生一例質量事故。
他們,戰斗在龍江國檢工作日最多的科室,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全年365天無假日超負荷運轉,未發生一起投訴事件。
他們,就是綏芬河檢驗檢疫局鐵路辦事處貨檢科。自全省青年文明號『優環境、助發展』主題活動開展以來,他們以一往無前的闖勁、朴素誠摯的務實、周到熱情的服務,改革創新、高效監管,引領綏芬河這座百年口岸,龍江陸海絲路東橋頭堡昇級開放。
全年通關小身板完成監管大任務

綏芬河局鐵路辦貨檢科青年文明崗。資料圖
綏芬河鐵路口岸是東北地區最大陸路口岸,年過貨量高達900多萬噸,佔全省對俄總貿易量60%以上,是中國對俄合作的東橋頭堡。
綏芬河檢驗檢疫局鐵路辦貨檢科10名工作人員,承擔每年10萬批次以上的進出境貨物檢驗檢疫工作,貨物品種多、數量大、金額高,檢驗檢疫監管任務十分艱巨。
面對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僅有10人的貨檢科沒有退縮。每天全科出動,爬火車、貨物巡查、放射性監測、抽采樣送檢、擬制檢驗檢疫證書……。每年10萬多車貨物就這樣在貨檢科人員全年無休的工作中,順利地完成了進出口。
全員創新低成本實現通關大提速

綏芬河局鐵路辦貨檢科對車體進行核輻射監測。資料圖
作為黑龍江省唯一的鐵路口岸,綏芬河鐵路口岸是中俄重要運輸大動脈。曾經,貨檢科70%的工作都由手工操作,效率低下。該科青年職工大膽探索,自發創新,低成本實現通關大提速。
零成本建構國檢執法平臺。針對業務辦公系統中重復性、程序性工作,青年職工大膽創新,以電子自動化替代手工操作,工作效率提高30%以上。
率先試行ECIQ業務智能系統。ECIQ主乾系統是全國檢驗檢疫新一代業務平臺,系統上線後,6名年輕同志,衝鋒在前,深挖優化系統各項功能,實現全流程掌握、多系統兼容,順利完成全國首批試點運行任務。
全面探索業務改革創新。貨檢科匯聚全員智慧,大膽探索,創新進口貨物『前伸後延』風險分類監管,實現全程可追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