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昊在牡丹江市調研時強調
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關鍵靠『賣』
推動創新創業增強區域發展活力
黑龍江日報9月23日訊 22日至23日,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就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創新創業工作在牡丹江市調研,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工作部署,加快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大力推動創新創業,增強區域發展活力。
在林口縣古城鎮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陸昊詳細詢問種植品種、畝均收益、銷售渠道,對基地加強營銷、以銷定產、提高收入給予肯定,並指著一路之隔的大片玉米地說,希望基地發揮示范作用,帶動更多農戶調整種植結構致富。陸昊又來到林口縣古城鎮海華大鵝養殖專業合作社、中三陽林場沙棘歐榛種植示范基地,對林口縣面向市場養大鵝、坡崗地玉米改種沙棘並形成一定規模、較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給予肯定。他指出,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後鐵杆莊稼不鐵杆了,真正考驗我們的就是『賣』,種植結構調整的關鍵也是『賣』,這幾年推動農民創業還是為了推動『賣』,就是如何把我們種出的優質農產品賣出去,還要賣出好價格。各級政府要發揮農業生態優勢,認真梳理當地適合種植什麼、養殖什麼,為農民進入市場搭建平臺、創造條件,組織帶領農民落實好農產品營銷十六條和少賣水稻、多賣大米四條路徑,共同研究市場,強化營銷,找准客戶、訂單,並形成合理規模,為向下游產品深加工奠定基礎。要大力發展農村電商,以此拉近我省農產品產地與市場中心的距離。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尊重科學規律,對歷史負責,保護龍江生態,防止水土流失,把坡崗地種植的玉米先調下來,集中研究確定銷路後改種經濟作物。
陸昊來到牡丹江文化創意產業園古道網絡文化創作基地、牡丹江師范學院『壹街區』大學生創業園孵化基地、牡丹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與企業負責人、創業大學生、網絡寫手交流。他強調,地區發展不僅要看經濟總量,還要看發展活力。發展活力來自於創新驅動、企業競爭力和各方面人纔是否有充分發揮纔能的機會和舞臺。政府部門和高校要跟上創新驅動發展潮流,看到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廣泛應用能夠催生大量小而專的企業,把產業項目建設、創新驅動與新增長領域培育相結合。要盤活更多閑置資產搭建『雙創』平臺,提高孵化器專業化水平,設計好以新機制吸引留住人纔的方式和載體,引導和支持科技人員、農民、大學生、城鎮轉移下崗職工等各個群體創新創業,並靠各類人纔帶動相關群體就業,為城市發展增添活力。
調研期間,陸昊還考察了林口縣蠶翼繡創作基地、富通汽車空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B型保稅物流中心、慈蜂堂蜂蜜博物館、奧體國際健身中心。
省直有關部門、牡丹江市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