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4日訊(記者霍梟涵 編輯彭佳裡)黨的十八大以來,樺川縣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資源,創新教育管理,教育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呈現出『學前教育規范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優質發展,職業教育特色發展』的局面。
辦學條件顯著提昇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五年來,樺川縣共投資2.5億元資金用於改善全縣辦學條件,實施基建類項目235個,采購類項目73個。異地新建了冷雲小學、實驗小學,成立了中興小學,新建了城南小學,縣內小學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額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各學校功能室不斷完善更新。鄉鎮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提昇。全縣27所學校完成了標准化學校建設,完成率達100%。
精准施策精准救助 教育扶貧成效顯著
樺川縣堅持開展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貧困學生實施教育資助,積極開展生源地助學貸款工作。結合縣情,制定了縣級五項教育扶貧政策,擴大了救助范圍,提高了救助標准。五年來共資助貧困學生14607人次,發放貸款843.87萬元,發放學生資助資金1583.85萬元。籌集愛心企業捐資助學資金19.25萬元。
落實責任常抓不懈 創建平安校園
樺川縣牢固樹立『學生生命安全高於一切』的工作思想,紮實推進『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建立學生通勤車管理聯席會議制度,2013年實行購買新校車和購買校車座位險補助政策,到目前,已發放校車補助資金90多萬元。同時,出臺《樺川縣校園安全十項規定》,建設24個標准化校園警務室,加強學校安全管理人員的素質,有計劃、有針對性的提高安保人員的工作能力,開展交通、食品、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和各類演練等活動,保證學生安全。
統籌配置均衡調整 增強教師隊伍素質
十八大以來,樺川縣教育系統內部招聘教師77人,招錄特崗教師131人,面向社會招錄教師8人,先後為164名特崗教師落實編制。招錄的特崗教師全部分配到農村中小學任教,提昇了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實施了『請進來,派出去』活動,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2017年,為統籌均衡配置城鄉教師,教體局對全縣中小學編制情況進行重新調整。調整鄉鎮中小學校校級領導23人,調整縣直學校領導17人。調整義務教育學校教師55人。調整後的學校領導班子年輕化,結構更加合理,團隊的凝聚力和創造力進一步增強。目前,全縣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為100%、98%、98%,教師學歷達標率超過國家標准。
立德樹人開展活動 德育效果顯著
樺川縣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首要任務。進一步完善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網絡。深入開展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發揮冷雲烈士紀念館、敬夫烈士紀念館等紅色德育教育基地作用,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社會實踐能力不斷提昇。
強化管理 教學質量穩步提昇
樺川縣開展『送課下鄉、支教、教學開放日』等活動,特別是2014年實行強校幫扶弱校的『教育聯盟』後,進一步提昇農村學校辦學效益,城鄉教育質量差距逐步縮小。2013年以來,全縣高考成績持續攀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