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5日訊 9月22日上午,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薩爾圖附屬學校的操場上,伴隨著『我要飛得更高……』的歌聲,和全體同學老師們的歡呼聲,兩只ZQ-17模型火箭向藍天高飛……『哇塞,楊老師你真帥!』這是為央視中秋晚會助陣舉辦的火箭發射活動。

9月22日,楊長德發射模型火箭為央視中秋晚會助陣。
楊老師就是已經退休15年的楊長德,退休後的他一直致力於模型火箭的制作。他說,他願意帶著孩子們去追逐藍天。
退休後,他成了模型火箭制作的大慶『第一人』
2002年,他退休在家,偶然看到雜志上一篇名為《讓科技不再遙遠》的文章,被深深吸引。隨後,他給雜志社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想在中小學開辦航模基地的想法。不久,楊長德收到了一封回信,是長征二號F火箭原總指揮黃春平寫的。『作為一個業餘愛好者,我做夢都沒想到能收到他的信。』楊長德說,他後來纔知道,雜志社把他的信件轉給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長征二號F火箭原總指揮黃春平。
2005年12月,《中國航天報》報道了楊長德的故事,稱他為『編外航天人』。
培養大慶的『小航天人』,已建數十個航模基地
2002年,楊長德在大慶市直屬機關第二小學組建了一支模型火箭表演隊。
2006年,楊長德帶學生到山東濟南參加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他的學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07年10月,大慶市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動中心聘請楊長德擔任航模俱樂部的正式教練。他精心編排適合青少年的航模授課內容,輔導學生制作模型飛機、模型火箭,還跟隨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動中心開展『流動科技館進校園』活動,把『業餘』航天技術帶進了中小學校園。
2010年7月,航模界元老黃永良得知楊長德的故事,也寄來一封信,鼓勵他繼續為培養孩子們的航天夢想努力。
楊長德感覺渾身充滿了乾勁兒。
目前,楊長德在大慶市已建立了數十個航模基地,讓上萬名中小學生喜歡上了航模。
2012年8月9日,在第十四屆『飛向北京·飛向太空』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中,楊長德的兩名學生制作的航模火箭榮獲單項優勝獎。
每逢有紀念意義的節日,都會制作模型火箭發射『助興』
十幾年來,楊長德制作的模型火箭,聲名遠揚。曾參與慶祝北京奧運會、北京少代會、上海世博會……每逢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楊長德都會專門制作一個火箭,開辦一個發射『專場』,予以祝賀。
楊長德說,每個假期,他都要帶領學生制作幾種新型模型火箭,並在校園試飛,總會受到師生們的好評。制作模型火箭需要許多材料,多數都是平時積累的,有廣告紙、三合板、塑料瓶、塑料布、泡沫板、細鐵絲、棉線等。而制作火箭模型,首先制作箭體,用模具加工廣告紙,接著制作發動機座、活塞、內部隔層。
楊長德介紹說,自己設計制作火箭,不同於套材,有一定的難度,最難的是做頭錐,泡沫的整流罩更難做,但只要是看到模型火箭順利昇空,所有的辛勞都算不上什麼。楊長德介紹說,這些昇空的ZQ-17模型火箭高度120厘米;DQ-01模型火箭高度36厘米。其中DQ-01模型火箭為金牌火箭,已累計成功發射千餘次。
『作為一名大慶人,讓火箭成功發射為中秋晚會助興,留下美好回憶,是一件幸福的事。』楊長德認真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