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6日訊 15日,2017年黑龍江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哈爾濱新區啟動。之所以在這裡舉行啟動儀式,是因為哈爾濱新區不久前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我省同時入選的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
『雙創周』期間,哈爾濱新區和哈工大分別舉行開放日活動,面向全國的創新創業者以及創業園、創業基地等交流『雙創』經驗。我省這兩個全國『雙創』示范基地有什麼好的經驗和做法?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哈爾濱新區立足『新字號』助力龍江發展
我省大學畢業生羅林最近很高興,他和創業團隊共同開發的互聯網社交軟件『互聘』最近用戶量激增,已經讓800多名大學畢業生找到了工作,同時也讓20多家新創辦的小微企業找到了合適的人纔。
2015年,哈爾濱新區獲批。由於羅林畢業的學校就在哈爾濱松北區,他第一時間『嗅』到了良機,進行了創業項目孵化申請。
通過層層篩選,他2016年一畢業,就進入到孵化器集訓營。在這裡他的團隊不但獲得了10萬元的創業基金,還有專業導師對其進行正規的創業培訓,並不斷有機會接觸投資方。
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在今年『雙創周』期間,羅林的『互聘』APP吸引了大量用戶,一些創投企業對這個可以將大學畢業生和新創小微企業連接的軟件充滿了興趣,一筆100餘萬元的股權協議正在洽談中。
在哈爾濱新區采訪時記者發現,互聯網、大數據等高科技『新字號』企業成為了主角。智慧城市、醫療物聯網、機械制造對接服務平臺等發展較好的項目,都和互聯網直接相關。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紮實推進示范基地建設,哈爾濱新區緊鑼密鼓制定《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工作方案》。根據《方案》,哈爾濱新區將以促進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轉型昇級和打造新興產業為重點,以完善區域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為抓手,以培育新增長主體為方向,著力將新區打造成為高緯度創新創業要素集聚區、裝備制造產業轉型昇級區、雙創模式改革創新實驗區、對俄全面合作示范區。
哈工大構建多維度『雙創』教育體系
就在今年我省『雙創周』開幕前一個多月,哈工大博士創業者冷曉琨入選了福布斯榜單——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
該榜單首次涵蓋10個不同領域各30位30歲以下精英,共有300多位青年纔俊入選。24歲的冷曉琨成為消費科技領域最年輕的入選者,作為代表登上福布斯雜志封面並參加發布會的圓桌論壇。
冷曉琨創辦的『樂聚機器人』主要研發類人形機器人,以教育、娛樂等消費型機器人為主,2016年底這家公司獲得深創投集團數千萬pr e-A輪投資。
福布斯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冷曉琨等中國年輕一代所表現出的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超乎人們的想象,他們是未來中國發展的強勁驅動力。
而冷曉琨告訴記者,他之所以能夠在眾多創業者中脫穎而出,完全得益於哈工大的『雙創』教育實踐體系。
哈工大依托獨特學科優勢、雄厚的工科實力和高水平的人纔隊伍引導學生以創新驅動創業,將基礎理論和實踐能力轉化創新產品,實現高新技術與創新創業的深度融合。
同時,哈工大還十分重視『雙創』教育,哈工大目前已經完善了課程體系、實訓體系、平臺體系和保障體系『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學校每年開設1.3萬多學時的創新創業課程,建設了15個科技創新基地、9個創業實踐基地和1個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從大一年級開始每年超過1萬人次的學生在實踐平臺中鍛煉成長,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全員覆蓋、全程貫穿。
簡政放權助推龍江『雙創』水平不斷提昇
面向高科技,發展優勢產業;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用創新成果引領創業實踐。這些是哈爾濱新區和哈工大『雙創』發展的『王牌』,也是我省『雙創』工作可以借鑒的經驗。
但想讓『王牌』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就必須符合當今以互聯網為引領的創新創業的核心要求——快!
羅林告訴記者,他的創業項目從審批到入駐孵化器,用時極短。『以前,居民開個社區倉買辦食品許可證,到區裡審批需要20個工作日,現在街道辦就可以審批,時間也壓縮很多。』哈爾濱新區一位相關負責人說,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在全國首推『區街一體化』改革,讓街道變基層貼身小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現權力『審』『管』分離;功能區改革則以打破體制的方式重塑創新服務生態。
據了解,哈爾濱新區自獲批以來,加速推進了行政審批、社會管理和經濟管理等多項綜合配套改革,構建更加開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有利於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
而哈工大也形成了『360度』精准服務體系。面向創業企業,哈工大實行五項服務、五項對接的『雙五』工作方法,即免費場地服務、商財法稅一站式服務、導師培訓指導服務、學習生活保障服務、企業交流提昇助推服務;創業投融資對接、生產資源對接、政策落地對接、孵化平臺對接、人纔資源對接。
對於大學生創業者,哈工大打造了『雛鷹提昇計劃』,聘請資深導師團隊,聯合校友開設『天壹訓練營』,深入細致分析學生創業者的能力短板和實際需求,提供精准輔導幫助,補齊學生市場意識、資本運作的『短板』,使創業者成為技術資本市場融會、創意創新創業聯動的復合型創業人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