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龍江書長卷『新』字開新篇 『新字號』釋放振興發展新潛能
2017-09-27 07:31: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彭溢 衣春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二)『新字號』頂天立地,打造龍江振興發展新引擎

  創新創造激情迸發,培育壯大『新字號』,全省上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實踐層出不窮。

  上天、入地、下海,黑龍江的創新創造不僅有『高大上』的國之重器,也有促進產業發展的『潛力股』,還有『接地氣』的生活『神器』,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連通天地』的勇氣大膽變革,技術、市場雙拳出擊,『新字號』星途璀璨

  培育壯大『新字號』,要有敢想敢試、敢破敢立、敢於『連通天地』的豪情壯志。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馬晶和譚立英,就是我省勇闖新路、執著創新的『科技明星』,他們率領哈工大衛星光通信團隊攻克了旁人眼中的『天方夜譚』,不僅實現了用激光連通衛星與地面信息的夢想,並且使我國在空間高速信息傳輸這一航天高技術尖端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如今,這項摘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技術又實現了重大突破。2017年4月12日,中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在西昌成功發射,主要由馬晶和譚立英團隊研制的激光通信載荷搭載衛星順利昇空。據了解,『實踐十三號』衛星將首次在高軌道上應用激光通信等先進技術。

  4月18日,由哈工大學生微納衛星團隊自主研發的『紫丁香一號』和參與國際QB50工程的其它27顆立方體衛星一起,裝載在『天鵝座』貨運飛船『約翰·格倫』號中,搭乘美國『宇宙神-5』火箭發射昇空。

  4月25日16時35分,『紫丁香一號』衛星從國際空間站日本實驗艙機械臂彈射釋放,正式開始工作。19時17分,衛星首次經過哈爾濱上空,哈爾濱地面站與其進行了雙向通信。

  小衛星,是哈工大的驕傲,更是龍江的驕傲,因為它們不僅能閃耀太空,更能惠及民生。抗震救災、突發事件支持、監測環境……從進入軌道的那一刻起,哈工大自主研制的『快舟一號』試驗衛星就成了太空中最忙碌的衛星之一。

  哈工大衛星技術研究所大膽變革,積極釋放20年來雄厚的技術積累,依托其核心技術團隊成立了哈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將根據遙感、通訊、GPS定位等不同民用用戶的需求進行小衛星的研制發射。

  哈工大校長周玉表示,黑龍江向科技創新要新動能,哈工大責無旁貸。哈工大培育壯大的『新字號』高新技術企業,將把市場導向的技術創新擺在發展的重要位置,實現技術、市場雙拳出擊,把技術優勢凝聚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充分釋放科技潛力,『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

  作為科教人纔大省,黑龍江多年來積累了較強的科技綜合實力,僅『十二五』期間,全省共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5310項,有78項重大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如何充分釋放黑龍江雄厚的科技潛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集聚合力推動『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我省通過引導科研人員創辦企業、培育孵化科技企業、幫助企業融資上市,積極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

  通過利用高新成果展示交易大廳、『科淘網』等多種平臺面向企業廣泛開展成果展示交易對接活動,積極幫助成果持有人進行成果轉化。2016年6月份以來,我省累計組織科技成果對接活動186場,推動轉化落地項目745項,簽約額19.79億元。

  大力推廣哈工大、哈工程成立科技型企業的經驗,鼓勵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組織科技人員轉化成果、創辦企業。2015年以來,全省累計注冊成立科技型企業7758家;其中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科技型企業1358家。

  梳理閑置非辦公資產優先用於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公開引入北京創業公社運營樂業眾創空間,一年就篩選入駐企業70家,提供就業崗位487個。騰訊眾創空間運營半年就注冊成立企業44家,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2016年6月以來,我省新增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46家,新增在孵科技型企業1723家。

  連續三年舉辦三屆高新技術產業創業投資大會。2017年7月4日,第三屆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創業投資大會期間,新簽約『首鋼基金』等6支子基金、規模19億元。通過搭建平臺,不斷引入成立天使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僅在省發改委和哈爾濱市發改委備案的創業投資機構企業就有88家,管理資產113億元。充分發揮省科技創業投資政府引導基金作用,吸引國內資本合作設立了20支子基金,規模37.79億元,累計向220家科技型企業投放20.9億元,帶動社會資本18.44億元。2016年6月以來,新增上市(掛牌)科技型企業26家。

  ——推動技術成果落地轉化生金,『新字號』挺立市場潮頭

  9月1日,『哈爾濱工程大學2017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勵成果專場推介會』在省科技大廈舉行。這是省科技廳舉辦『黑龍江省2017年度科技獎勵成果展』的重要活動之一,是我省首次在科技獎勵評審期間,對申報省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類項目(軟科學項目除外)進行集中展覽展示,並舉辦推薦授獎項目專場推介會。

  獎勵評審加入市場檢驗環節,一方面加大了公開公示的力度,另一方面促進了這些項目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9月8日,2017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結果揭曉。據統計,獲獎的273個項目,近三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50.53億元,間接經濟效益406.58億元,彰顯了我省優秀科技成果對產業發展的支橕和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其中,由哈工大主持完成的『寒地建築綠色性能優化設計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先後被16家建築設計和諮詢機構推廣應用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北京、山東、陝西和青海等省市地區的建築設計工程中,近三年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達6206萬元。此外,依托該項目成立的哈爾濱華創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自2016年11月注冊至今,已產生經濟效益300餘萬元。

  為加速促進科技成果向產業轉化,高校也在探索新模式。

  日前,黑龍江工程學院與航天神舟智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共建航天智慧城市研究院。雙方將充分發揮航天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優勢,深化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型、復合型人纔,促進科技成果向產業轉化。

  在桌面輕劃手指,地上的坦克車就能做出各種動作。在空中用手發出指令,就能對家電、窗簾等進行即時操控。一款名為『慧眼BOX』的智能電腦,利用空間識控技術『創造』出的虛擬鍵盤、再利用投影屏幕,實現操控和顯示,而電腦的主機機身便捷小巧到可以裝到兜裡,觀眾一致稱贊它的酷炫、科幻和智能。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國內首創的應用空間識控技術研發的智能硬件產品。這是9月15日全國雙創活動周啟動當天,2017黑龍江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果展給人們帶來的全新體驗。現場展出的130餘件高科技展品,令人腦洞大開。

  今天,新技術層出不窮,與以往不同的是,它們不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與新產業新產品相伴而生,它們離人們的需求更近,離市場更近,離產業化更近,成為龍江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三)最大限度為人纔『松綁』,為壯大『新字號』積蓄起強大智力資源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纔驅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指明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著力點。

  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纔,要培育壯大『新字號』,就要擇天下英纔而用之,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纔、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纔、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纔。

  一項項極富誠意的人纔制度的建立,一項項高含金量的人纔政策的出臺,釋放出強大的人纔紅利,吸引著人纔咸集,為黑龍江培育壯大『新字號』積蓄起強大的智力資源。

  2016年6月以來,僅我省新注冊成立的4631家科技型企業,就吸納本科以上人纔達6121人,其中碩士、博士561人。

  ——各級黨委政府建立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廣泛凝聚智慧推動振興發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纔』。我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著力創新人纔發展體制機制。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

  『賦予創新領軍人纔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

  『加大柔性引纔力度,在科研立項、創投融資、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特殊待遇,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層次人纔。』

  『加強黨管人纔制度建設,統籌抓好以科技領軍人纔、企業家人纔、技能人纔和實用人纔為重點的人纔隊伍建設,加大人纔發展資金投入,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完善人纔評價使用機制,創造公平競爭的人纔發展環境,形成濃厚的識纔愛纔敬纔用纔氛圍,讓各路英纔俊傑大展其長,讓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使黑龍江成為各類人纔創新創業的熱土。』

  7月19日,省委書記張慶偉專程到東北農業大學,看望慰問著名蔬菜育種專家李景富教授。在走訪慰問中,張慶偉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建立聯系服務專家制度,邀請專家建言獻策,支持專家創新創業,關心專家身心健康,加強典型宣傳,優化發展環境,幫助解決科技研發和推廣中的實際困難,更好服務龍江全面振興發展。

  9月8日,在第33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張慶偉專程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3研究所,慰問教師代表,看望聯系服務專家,並強調要落實好省級黨員領導乾部聯系服務專家制度,推動聯系服務專家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廣泛凝聚智慧力量推動龍江振興發展。

  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在全省迅速建立並落實,院士專家們紛紛表示,願用畢生所學為龍江振興發展貢獻力量。同時,這項制度更激發起龍江廣大專家學者乾事創業的熱情。

  ——實施『龍江科技英纔』特殊支持計劃,在創新實踐中挖掘並培養高層次人纔

  『「龍江科技英纔」特殊支持計劃開始申報了!』近一段時間,在黑龍江科研人員的微信朋友圈,這項有名有實的政策成為被轉發最多的信息之一。

  6月22日,省人纔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審議了《關於進一步完善省人纔工作領導小組運行機制的意見》和《『龍江科技英纔』特殊支持計劃實施辦法(暫行)》。省委書記、省人纔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慶偉指出,要深刻認識做好人纔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做好人纔工作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是發揮我省人纔比較優勢、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必須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入分析我省邊遠地區人纔缺失斷檔、高層次領軍人纔匱乏等問題原因,有針對性制定政策措施,最大限度集聚和培育各領域人纔,在龍江振興發展中建功立業。

  8月16日,《『龍江科技英纔』特殊支持計劃實施辦法(暫行)》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實施。《辦法》強調要堅持黨管人纔、堅持創新引領、突出貢獻導向、強化柔性引纔、注重分類銜接等原則,打破身份、職稱、地域等限制選拔優秀人纔。該計劃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支持60人,每名入選者將獲得50萬元資助。

  啟動『龍江科技英纔』特殊支持計劃,搭建人纔激勵平臺,優化人纔成長環境,有助於深入挖掘和培養高層次科技人纔,營造人人皆可成纔、人人盡展其纔的良好氛圍,讓科技人纔成為龍江振興發展的中堅力量。

  ——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新政,『最強大腦』的創造潛能得以充分釋放

  思想再解放,政策再放開。

  我省積極為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科技成果轉化『松綁』,把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賦予創造成果的單位和個人,促進股權期權激勵政策落到實處,鼓勵科技創新人纔轉化成果獲得財富。科技人纔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湧現出一大批創新創業典型。

  省政府以技術股權入股方式,累計引導支持哈工大、哈工程成立了焊接、雷達、大數據等158家高科技企業。探索用市場機制解決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激勵問題,依托哈工大組建的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將知識產權作價入股收益的80%?90%獎勵科研人員。

  哈工大譚立英教授轉化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星地激光鏈路系統技術』成果,成立衛星激光通信公司,學校將85%的成果轉化收益獎勵科研團隊。

  省科學院提出『先期無償轉化』院企合作新模式,以科技成果出資入股的方式創辦、扶持新建企業5家,已有近百名科技人員走進市場進入企業。

  為充分發揮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勵導向作用,更大限度地激發我省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8月11日,我省7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貫徹落實〈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乾意見〉的通知》。

  《通知》指出,一切創新活動、科技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需要通過發揮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勵導向作用,讓智力勞動獲得合理的回報。要構建體現智力勞動價值的三元薪酬體系和收入增長機制,通過加大績效工資分配激勵力度、落實科研成果性收入等激勵措施,使科研人員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

  我省確定了省科學院、省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大學4家試點單位,有針對性地探索改革,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通知》中強調,要進一步簡政放權,主動為高校、科研機構松綁減負;著力破解高校和科研機構反映強烈的政策落實梗阻問題;做好服務,減少不必要的乾預。

  打破『隱形大鍋飯』,讓有為者有利益,多為者多得利,不僅極大地激發了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釋放『最強大腦』的創造潛能和經濟價值,而且在全社會營造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纔、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