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龍江書長卷『新』字開新篇 『新字號』釋放振興發展新潛能
2017-09-27 07:31: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彭溢 衣春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四)營造發展新生態,『新字號』如魚得水如虎添翼

  幼苗的茁壯成長離不開適合的陽光、空氣、土壤和水,『新字號』的培育壯大也離不開適合的生態環境。

  我省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形成覆蓋自主創新體系全過程的政策鏈,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國家級高新區,為培育壯大『新字號』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形成覆蓋自主創新體系全過程的政策鏈,為『新字號』發展提供適宜土壤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攜旗下50餘款明星機器人產品一經亮相便艷驚四座,該集團也是本屆展會上規模最大的參展商。

  在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很多新型機器人被研發制造並走向國際市場,我省在機器人領域的政策與科研優勢,正在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轉化為產業與效益優勢。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主要負責人說,集團得以快速發展離不開省、市政府和學校的大力扶持。

  我省一直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提出以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為依托,到2020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就是由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和哈工大共同投資組建的。

  如今,以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為代表的龍江機器人產業,正撬動傳統產業向『智造』昇級。

  去年以來,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關於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意見》《關於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創新,我省在科技體制改革、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促進科技成果『三權』下放,加大股權期權激勵力度等方面相互銜接,形成了覆蓋自主創新體系全過程的政策鏈。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強化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推動了一大批『新字號』中小微企業借助資本成長壯大。

  從我省國有企事業單位離崗自主創業的王心祥,創辦了黑龍江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初期,白手起家的他掣肘於資金不足。王心祥說:『是省政府設立的科技創業引導基金,吸引了眾多投資進入,幫助企業解決了資金困局。』如今,企業作為技術負責單位與飛鶴乳業、哈工大、安天科技共同開展的『嬰兒乳粉智能化工廠建設』項目,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項目。企業的智能化生產運營管理系統,已步入澳大利亞、北美、歐盟等國際市場。2016年企業營業收入達到2.35億元。

  去年,省科技廳將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行政認定事項改為備案管理,降低准入門檻,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到科技創新創業事業中來。去年以來支持企業自建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重點實驗室52家、企業院士工作站和科學家工作室25家,總數分別達到285家、150家、65家。2016年以來,全省新申請專利5.13萬件、獲得專利授權2.62萬件。

  ——加快建設創新創業平臺,降低雙創投入成本,為雙創『減負增效』

  眾所周知,『114』是國內語音導航的代名詞。在我省,還有一個『科技114』,正成為全省科技創新創業導航服務的新平臺。

  『你好,我們是從事棚室果蔬產業的企業,正在擴大經營范圍,可是缺少新的種植品種和技術人員,你們有合適的資源可以分享嗎?』接到大慶市潤琦集團的求助電話,省科技創新創業共享服務平臺的工作人員查詢到東北農業大學有相關技術,立即與其取得了聯系。

  兩天後,東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孫佔海帶領專家團隊,來到了潤琦集團果蔬基地進行調研,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農大專家團隊從種植品種到種植技術為企業提供全程服務,擇優選出4個番茄新品種,並進行越冬栽培試驗示范。僅番茄新品種出口一項,企業就實現了3000萬元的可喜收入。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省科技大廈考察調研時的重要指示,我省加大了以『科技114』為代表的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高新技術成果展示交易平臺、專利技術展示交易服務平臺等7個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的建設力度。2016年以來,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新加盟服務機構46家,大型儀器1199臺(套)、檢測項目4332項,累計加盟服務機構828家、大型儀器5114臺(套)、檢測項目3.67萬項,累計提供各類服務6.47萬次、服務金額3.29億元。今年,我省還以創新券方式投入2000萬元幫助科技型企業和科技人員降低創新創業成本。

  此外,我省還積極搭建對外科技合作交流平臺,引進省外高端技術。6月26日,中國科學院『高富帥』的秸稈制生物航空燃油千噸級中試項目,在哈爾濱市雙城區順利村生物航油建設基地開工。該項目為我省解決秸稈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徑,達產後可年處理玉米秸稈和玉米芯混合料1.2萬噸。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與我省在全面科技合作協議框架下,將『兩院』創新能力與我省區域特色緊密結合,通過共建省院合作載體、布局重大產業化項目以及組織院企對接等多種形式,加速了『兩院』高端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轉化,有力推動了我省區域創新能力提昇和產業轉型昇級。

  同時,我省發揮對俄科技合作優勢,連續兩年舉辦三次中俄工業與技術合作洽談活動,累計組織1000多家中俄雙方企業對接洽談,簽約41項,合作意向200項。

  ——營造優良服務環境,科技園區正成為『新字號』不斷湧現的活力之區

  奧瑞德藍寶石公司憑借不斷革新的裝備技術,已成為全球少數可規模化生產4英寸以上藍寶石晶棒的企業之一;『哈工大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是我國航天領域唯一的、也是我國東北地區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科院21個研究所的產業化項目進駐,已孵化成立36家公司……

  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內,一個個高精尖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主導產業加速形成。預計未來五年,科技創新城將依托哈高新區奠定的堅實產業基礎,培育發展航天、碧海、軌道交通、微電子等產業,確保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速20%以上。

  『以前是我們主動找大學大所、科研機構,現在不少科研機構會主動來找我們。』哈爾濱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科技創新城建設之初,哈高新區嫁接了政府資源與大學大所創新優勢,從集聚的科技要素中不斷汲取發展動能。

  『我們聚集了高端技術人纔和創新要素,並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高新技術創業公司和高新技術投資管理公司,從體制上將創新平臺打造得更加完善。』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辛瑞傑說,2015年以來省工研院已簽訂銷售合同23.37億元,銷售收入19.06億元。

  截至目前,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已累計集聚200餘家國內外研發機構、1200餘家企業和近萬名人纔。未來,這裡將形成全省最大的孵化經濟群。

  隨著全省各高新區積極推動金融與科技、資本與產業的高效對接和深度融合,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高新區正成為人纔薈萃、『新字號』不斷湧現的活力之區。

  2016年,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3個國家級和牡丹江、佳木斯2個省級高新區營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大關,實現5045.8億元,成為我省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五)謀篇新業態,開啟新藍海,『新字號』發展現無限空間

  這是一個創新引領的時代,是新理念、新技術、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的時代。

  我省新型物流、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正在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旅游、健康養老、文體休閑等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市場消費點和就業拉動點正在形成。

  ——擁抱『互聯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被稱為『網絡文化』的發言人和觀察者的凱文·凱利認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連接』:人與人的連接;人與機器的連接;機器與機器的連接。

  網絡一通,黃金萬兩。通過互聯網,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在龍江前所未有的連接起來,並產生了聚變效應。

  8月30日,黑龍江國生東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蘇寧公司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我省民營企業首次與蘇寧總部簽署合作協議。蘇寧將支持我省建設大數據應用中心,進行農產品眾籌項目合作,並協助我省成為蘇寧超市農產品供應商,建立全新龍江綠色農產品銷售渠道。

  黑龍江國生東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劉文國,曾是蘇寧雲商集團易購運營副總裁兼集團戰略總監。他告訴記者,『之所以來到黑龍江創業,不僅是看中了龍江的綠色資源,更重要的是,在創新驅動下,黑龍江的農產品在深加工等方面將會有較大發展,隨之而來的就是需要暢通銷售渠道,這為電商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無獨有偶。劉太富一年前還是國內知名企業黑龍江區域總經理,年收入幾十萬元。如今,他來到龍江創業,經營『車拉拉』項目。他告訴記者,這是一個『互聯網+物流』的創新項目,利用手機APP軟件,普通用戶可以隨時找到貨運司機,到指定地點接貨拉貨,而且價格統一透明。

  正是越來越多像劉文國、劉太富這樣的人,不斷促進著龍江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並擺脫粗放的發展模式,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互聯網+物流』、『互聯網+農業』、『互聯網+商業』……互聯網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加速黑龍江經濟跨越發展。我省致力於打造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互動的發展格局,互聯網支橕全省創新創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2016年,全省網絡交易額實現1945.8億元,同比增長13.7%;網絡零售額148.1億元,同比增長23.5%。

  省商務廳把跨境電商作為培育壯大『新字號』的主要抓手,出臺了《黑龍江省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工作方案》、《黑龍江省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昇級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截至2016年末,我省建設跨境電商平臺19個,涵蓋了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全鏈條業務范圍。先後開闢了對俄跨境電商航空、陸路貨運大通道、哈歐和哈俄貨運班列。2016年,我省共計發寄對俄國際郵包948.84萬件,貨值近2億美元。

  ——轉變思維觀念,崛起創新創業『新四軍』,激發社會發展新活力

  伴隨新技術發展和市場環境開放,我省創業主體正在從『小眾』走向『大眾』,出現了以科技人員、大學生、農民和城鎮轉移就業職工為代表的創業『新四軍』,創新創業已成為一種價值導向、生活方式和時代氣息。

  4000枚土雞蛋不到3小時銷售一空,這是黑龍江尚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下的紀錄。該公司創辦人王殿軍已近天命之年,是雙鴨山煤礦企業轉崗職工。他轉變傳統吃『大鍋飯』的思維觀念,與幾名轉崗同事創建起農產品『種得好』和『賣得好』融合發展平臺,安排就業600餘人,創業人員達到162人,其中煤礦分流人員90餘人。該農業服務平臺2016年交易額達4268萬元,公司年收益達120萬元。

  今年以來,省人社廳加大搭建場所、培育典型、完善政策、優化服務等方面工作力度,有力地促進了轉崗職工創業。

  省科技廳積極推動科研人員創新創業,今年前7月,全省新注冊成立科技企業2522家,同比增長70.75%;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新增孵化科技型企業759家,同比增長10%;累計新吸納就業人員8649人。

  省教育廳積極構建『一體兩翼三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纔培養全過程,以創新帶動創業、創業促進就業,充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截至2017年6月,我省大學生創業人數較2014年增長了10倍。

  省農委通過思想發動、典型示范、『幫、學、乾』結合等措施,推動農民創業群體在龍江大地成長壯大。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民創業人數達120萬人,帶動農民就業266萬人,實現農民創業純收入230億元。

  全省百萬創業農民,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激活土地、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促進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昇,讓黑土地迸發出勢不可擋的市場活力,釋放出強大的經濟潛能,使龍江富集的農業資源加快轉變成巨大財富。2016年,全省農業增加值佔GDP的17.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8個百分點。

  四支創新創業隊伍的崛起,生成了一批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新藍海就在眼前

  我省積極挖掘龍江豐富的生態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旅游、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

  『暢爽龍江,四季都讓你爽』。我省旅游打造『四季全能』新亮點,旅游業正由門票經濟型向多元化產業經濟型轉變,由點線布局向集聚發展轉變,由景點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變。

  近1800場文化演出在省內各大城市及重點景區上演;中國賽艇公開賽、『黑馬』系列賽、穿越大小興安嶺徒步大賽,國際體育舞蹈公開賽,一項項體育賽事活力四射,在叫響龍江體育文化品牌的同時也拉動了旅游消費。

  旅游產業正在與文化、體育、時尚、養老、健康、農業等多領域融合發展,協調共進。

  今年上半年,全省各機場共實現運輸飛行起降83058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070萬人次,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和16.3%,旅客吞吐量繼續保持東北地區領先。

  8月15日出臺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旅游產品轉型昇級的意見》,提出了我省到2020年的旅游業發展目標:接待游客總人數達1.9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2200億元,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率超過10%,旅游就業對社會就業的貢獻率超過10%,旅游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基本建成開放有序、業態多元、產品豐富、協調發展的旅游業發展體系,將我省打造成全國休閑度假、健康養生旅游最佳目的地。

  這樣的政策願景,讓北京知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胡凱,放棄了在北京穩定的工作,回到了龍江創業,為外地游客在哈大齊高鐵沿線提供個性化的旅行服務。

  通過轉變思想觀念、放開市場准入、吸引社會資本、盤活閑置資產等舉措,去年以來,我省成功打造了旅居養老、醫養結合養老、互聯網+養老、社區居家養老、文化養老等發展新模式,並在2016年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考核中,以『落實養老服務業支持政策積極主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的工作成績受到國家有關部門肯定。

  2017年,預計全省老年人用於養老機構、居家服務、醫療健康以及省外老年人旅居養老和相關衍生服務的消費支出將達到300億元。

  昨天,『新字號』的種子已播撒在廣袤的龍江大地上,它們孕育而生,它們噴薄而出。

  今天,『新字號』已成為龍江適應發展新常態,擁抱新經濟,發展新產業,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希望。

  明天,『新字號』將催生出更強大的動力源,牽引龍江劈波斬浪、穩健前行。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