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9日訊(趙宇 記者 孫曉銳 編輯 王艷)9月28日,由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黑河學院共同主辦,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專業委員會、黑河學院遠東研究院承辦的『北方絲綢之路與東北亞民族學術研討會』在黑河市舉行,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中外文化交流史專業委員會正式落戶黑河學院。

報告人萬明。

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深入探討北方絲綢之路,總結以往研究的成就與經驗,促進東北區域更好地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萬明研究員作了『明代中俄第一次直接接觸:西方探尋『契丹』的又一面相』報告;復旦大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研究中心主任石源華教授作了『東北亞地域新秩序與東北亞經濟走廊建設』報告;黑河學院特聘教授、遠東研究院名譽院長王禹浪教授作了『黑龍江上游右岸西溝古城的發現與研究』報告;安德烈·紮比亞科作了『阿爾哈拉河岩畫』報告。

研討會主席臺。

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中外文化交流史專業委員會揭牌。
大會主題報告後,百餘名學者圍繞北方絲綢之路的內涵和范圍與傳統絲綢之路的關系、北方絲綢之路與振興東北的歷史與現狀、中俄蒙經濟走廊與黑龍江河海聯運的可行性、『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東北亞區域文化與宗教、中俄遠東地區國際關系與環境變遷、中俄黑龍江流域古代民族築城及其邊疆城鎮化與民族變遷、中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及中外關系史等諸領域研究、以海關為中心的中俄黑龍江流域的口岸研究、黑龍江流域古代民族分布等相關議題陳述觀點,進行了深入熱烈的研討。
責任編輯:王艷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