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創效能手劉廣軍:勤學苦練成為崗位上的行家裡手
2017-10-06 16:56: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5日訊(記者 莊園 編輯 張廣義) 『當一名好工人,既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更要有熟練的生產技能。』劉廣軍說。劉廣軍1987年畢業於二廠技校,先後從事過采油工、測試工、站長、采油維修工等工作,現任采油49隊采油工班長,在工作中,他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勤學苦練,刻苦鑽研,銳意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崗位創新創效能力,曾獲得黑龍江省創新能手、油田公司優秀共產黨員、油田公司創新創效明星、油田公司資產設備科技精英等榮譽。

劉廣軍。

  劉廣軍在參加工作以後先後自學了《采油工程》、《采油地質》、《有杆泵抽油技術問答》等十多部專業技術書籍,記下了2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系統的專業理論學習和知識積累為他在生產崗位上實現創新創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年來,他不但注重對書本知識的學習,更注重向實踐學習,總是把生產實踐作為學習的最好課堂,把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當作最好的習題,把解決困擾生產的難題作為研究的最好課題,把生產崗位作為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最好平臺。通過不斷地學習與反復實踐,劉廣軍現在不止精通采油工、集輸工、采油維修工專業知識而且熟練掌握了計算機應用、電工、機械設計、鉗工、電焊等相關技術。正是源自這種勤奮學習的精神,使他不但會乾,還能巧乾,並通過努力考取采油高級技師,2009年被聘為油田公司采油技能專家。

劉廣軍工作照。

  劉廣軍平時愛收集一些小配件,准備一些常用或不常用的隨手工具,一遇到問題就一定要把它想透、琢磨透。每當隊裡遇到難題時,他都能為隊裡當好參謀,使難題得到解決。隊裡測試工使用的拖拉機壞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故障原因,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修一修,當他把減速箱裡的齒輪更換後,拖拉機又可以正常工作了;隊裡的套扣機已經用了多年,正准備要報廢,他幾經琢磨又把它修好了;看到每次迎接參觀團體,隊裡都要找合適的東西把隊史室和培訓基地的門固定住,他經過反復琢磨,為隊裡每一扇門都『量身定做』了一個『門夾』,既方便又實用,其他人看到這個方便實用的小物件,也紛紛找他幫忙,現在作業區、基層隊、技師之家都裝上了他給定制的『門夾』。

  在劉廣軍身上有一股刻苦鑽研的鑽勁,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他正是憑著一股鑽勁、一股韌勁,成為崗位上的『行家裡手』。在日常工作中,他可以根據設備異常響聲判斷故障原因,可以根據電流變化分析井下狀況,可以把破損工用具或零部件修復改造成多功能工用具,可以用車床為員工車出各種工用具配件,每當生產中遇到難題時,他都能找准方法,使難題迎刃而解。有一次,隊裡的南3-丁3-227井產量下降、含水上昇,經測示功圖顯示為斷脫。當時隊裡已經連續出現了幾口故障井,產量十分緊張,而這口井又是高產井,一旦作業,將影響上百噸產量。技術員找到劉廣軍一起分析,判斷故障原因,劉廣軍發現這口井憋蹩壓時壓力上昇較慢,但停機後,壓力又穩定不降,於是提出這口井的故障原因,不是斷脫而是固定凡爾關閉遲緩所致。並和維修班的同志采取先碰泵再將泵提出工作筒進行熱洗的措施。經過處理這口井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產量又恢復了正常,不但避免了一次不必要的作業,也為贏得產量主動做了貢獻。

劉廣軍在車間工作。

  在技術革新和崗位創效的道路上,劉廣軍既不滿足於僅圍繞自己的工作崗位,也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果,而是注重不斷地去拓展。只要是對基層生產有利的事情,劉廣軍都去琢磨,都去研究,都想方設法去解決。減速箱滲漏是長期困擾基層隊管理的難題,針對減速箱三軸滲漏,劉廣軍自行研制了『軸承密封盤根盒』,經現場反復試驗改進,取得了較好的治漏效果。並面向全區開展減速箱治漏難題的專項整治活動,目前應用該項技術已對107口抽油機井開展治漏工作,按照單井節約0.4萬元維修費進行計算,累計創效達42.8萬元。

  為了節省材料費支出,劉廣軍按照『不丟棄一個螺栓,不放棄一個閘門,不廢棄一個可利用零部件』的原則帶領革新小組大力開展修舊利廢工作,把作業區在生產過程中收集到的可利用零部件進行回收,進行集中維修,每年為作業區修復閘門、設備200餘件,節約資金近10萬元。

  為了解決生產中的難題,提高工作效率,再簡單的項目他也去琢磨,再復雜的問題他也要研究,再難的技術他也敢攻關。劉廣軍研發的一些小革新項目,雖然科技含量不高,但很適用,能解決具體問題。我隊聚驅井負荷大,毛辮子斷裂現象時有發生,更換毛辮子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需要兩個人、2個多小時纔能完成,為了提高勞動效率,他先後研制了毛辮子吊裝工具和液壓毛辮子加工臺兩項革新成果,現在制作安裝毛辮子僅用1個人、40分鍾就能完成,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制作出來的毛辮子鋼絲繩股與股之間受力均勻,延長了毛辮子使用壽命,解決了普通毛辮子易斷裂和易纏繞的問題。近年來,他研制的革新成果大部分應用到生產實踐中,抽油機光杆上提工具、抽油機液壓調平衡工具、抽油機盤根加取工具等革新成果不但解決了生產難題,提高了工作效率,大部分成果在現場應用效果良好,累計創造經濟效益上百萬元。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近些年來,劉廣軍在生產實踐中,研制技術革新成果37項,其中9項成果獲油田公司獎勵,30項成果獲得廠級獎勵。他練就的巧灌制毛辮子、巧取斷頭螺栓等5項絕活,不斷在工作中派上用場,在作業區組織的『五小』絕活競賽中,分別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的好成績。

  論學歷,劉廣軍只是一個技校畢業生;論職務,劉廣軍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采油工。但劉廣軍永遠相信,只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發揮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一定能實現自身價值,演繹出精彩的人生。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