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3日訊 9月21日,一列滿載31個集裝箱的哈綏符釜班列由綏芬河口岸站出境,經俄羅斯格羅迭科沃站、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海運運往日本、韓國和上海、廣州等地。截至目前,百年『邊城』綏芬河出境的集裝箱已突破9000箱。
作為百年中東鐵路的東部起點,綏芬河距俄羅斯口岸波格拉尼奇內僅26公裡,距俄羅斯遠東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210公裡,距俄遠東自由經濟區納霍德卡270公裡。通過綏芬河口岸,經由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等海港,陸海聯遠貨物可直達日本、韓國、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綏芬河是中外陸海聯運的重要結點,是中國東北地區對外開放,參與國際分工的重要窗口和橋梁,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
2015年8月5日,首趟陸海聯運集裝箱班列,從哈爾濱始發,經綏芬河出境,再由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裝船,歷經6天抵達韓國釜山,標志著中國最北部的內陸省份黑龍江打通『出海口』。
作為哈綏符釜首位客戶,率先『試水』陸海聯運的綏芬河龍江商聯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麗丹對班列充滿希望:『我們從俄羅斯進口木材,進行簡易加工後出口日本、韓國、中國南方港等地。早在1998年,我們還用車皮運輸,倒裝返運繁瑣,貨物常有破損。我們提早與多方聯合著手組辦陸海聯運,是為了保證貨品質量,節省運輸成本和降低運送時間。』
作為這條大通道的受益者,綏芬河陸海絲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樊繼忠算了一筆賬:『從運輸時間來看,相較於哈爾濱—大連路徑,哈爾濱—綏芬河—俄羅斯遠東港口路徑在運距上更短,平均可節省2至3天。』
幾年來,綏芬河站加強與出入境物流公司密切合作,積極開發集裝箱運輸新產品,吸引綏芬河周邊、牡丹江、穆棱、哈爾濱、虎林、密山等地糧食、木材、玉米淀粉。目前,綏芬河站已開行『中外中、中外外、外中外』三種跨境貨物運輸方式,優先為班列的開行安排取送、裝車、出境計劃,提供集申報、查驗於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加強與俄鐵和聯檢部門的協調配合,壓縮集裝箱手續辦理時間,實現了班列在鐵路運輸、出入境通關和海上運輸方面的無縫對接,如今每周開行1.4列,實現了常態化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