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王濱冬:堅守本色 激昂青春——記黑龍江省呼蘭監獄十五監區副監區長
2017-10-13 20:2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包海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13日訊(記者包海多 編輯李玥)王濱冬愛好文玩,也是足球健將、滑雪高手,他的朋友不少,愛好眾多……然而這樣一個有趣的男人卻從事著需要沈默和堅守的職業——監獄人民警察。

工作中的王濱冬。

  2014年12月,王濱冬從黑龍江省呼蘭監獄出監監區調入新成立的十五監區分管監區改造工作。十五監區又稱病犯監區,監管改造、醫療救治任務艱巨。

  推己及人爭分秒

  面對『從底線安全觀向治本安全觀轉變』的新形勢要求,監獄民警要做好服刑人員的教育改造工作,尤其是對罪重刑長,體弱多病,老病殘類服刑人員的改造工作,要在嚴格執法的同時,更多的給予關心和幫助,及時解決老病殘類服刑人員在生活和改造上遇到的困難,從其內心深處消除絕望情緒,緩解思想壓力,同時加強與其親屬之間的溝通聯系,對病情變化及近期改造狀態及時反映給家屬,讓家屬既能實時了解到服刑人員近況,又能借助親情幫教力量促進服刑人員改造,即便服刑人員出現病亡,家屬也能積極配合處理相關事宜,這既是推進獄務公開、提高執法公信力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更是監獄人民警察肩上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黑龍江省呼蘭監獄十五監區副監區長王濱冬。

  2014年12月31日,服刑人員劉某因患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癌晚期,在下達病危通知書後提請保外就醫,服刑人員劉某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而又馬上面臨元旦放假,王濱冬一刻不敢耽擱,一下午時間借同事的私家車往返於呼蘭、哈爾濱之間多次,等審批完所有手續,已是當天18時30分許了,王濱冬和兩名同事顧不上吃飯,馬上聯系救護車,將服刑人員劉某送至距保人戶籍地綏化,等返回到哈爾濱時,已是次日凌晨了,此時王濱冬的愛人仍在家中等待他的歸來,面對飢餓乏累的身體,王濱冬更多的是心裡對家人的虧欠。

  春風化雨潤心田

  2015年7月服刑人員宋某,因患腦血栓後遺癥,語言表達不清,生活不能自理,但釋放在即,原女兒的聯系方式始終無法聯系到其女兒,王濱冬通過宋某戶籍地司法局聯系到宋某的哥哥家,服刑人員宋某的哥哥無單獨住所,借住在其女兒家,以無能力贍養宋某為由,拒絕接收宋某,王濱冬又在當地司法局的協調配合下,與當地政府達成共識,為宋某提供每個月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至此,將刑釋服刑人員宋某送至原戶籍地並成功交接。

  2017年3月至5月期間,服刑人員王某因患肺結核、喉結核、糖尿病、心衰等各項疾病,5次外出就醫,3次外出住院治療,其中兩次在黑龍江省傳染病院住院,共40餘天,在面對服刑人員王某肺結核發病期,喉結核高度傳染,需與其同病房貼身戒護的情況下,為了保障服刑人員王某的就醫權利,十五監區全體民警義無反顧的承擔起服刑人員王某的戒護工作,每三天就需要值一個班的工作強度,高頻的值班和高度傳染風險,使個別民警出現了抱怨情緒,王濱冬作為監區領導,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毅然決然的承擔起了傳染病院的戒護工作,白天回監獄處理各項工作,晚上回傳染病院戒護,一直持續到服刑人員王某出院,這一乾就是40多天,此時王濱冬的兒子剛出生4個月,同事們心疼的跟王濱冬說:『濱冬,回家看看孩子吧,你媳婦自己能照顧過來嗎?』王濱冬說:『沒事,我爸我媽在家幫看著呢』,其實誰又能知道,他何嘗不想回家看看、抱抱兒子,可他不能,他是監區的領導,需要為工作和乾警負責,他是父親,如此高的傳染風險,他不能危害家人的健康,他只能選擇默默地奉獻,默默地感動他人。

  工作就在這裡,是工作,是責任、更是監獄民警的使命。面對這些我們無法躲避,更不能躲避,那麼如何去舒緩工作的壓力呢?王濱冬自有他的一套辦法。在工作之餘他組織民警們組成足球隊,組織籃球隊,更帶動許多身邊的民警參加各種運動,通過這些運動釋放工作中的壓力。

  在工作中他是奮勇爭先的副監區長,在休憩的日子裡,我們也能在運動場上,看到這名年輕的警官揮灑著汗水,他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展現著年輕一代監獄民警的自信和青春。

  鏈接:個人簡介

  王濱冬,198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2007年9月參加工作,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歷任黑龍江省呼蘭監獄管教員、副分監區長、分監區長,2012年12月提任出監監區副監區長,現任十五監區副監區長。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