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15日訊 今年已經80歲的周廣大是哈爾濱理工大學科技處退休的教授。當年學習建築工程專業的周廣大畢業後留校,在學校上班期間酷愛繪畫的他利用業餘時間穿梭在城市中,有 200餘幅油畫、水彩寫生作品,用畫筆記錄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老哈爾濱的城市景象。

周廣大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他先後在南崗區、道裡區、道外區居住過,對哈爾濱的大街小巷既熟悉又有著深厚的感情。
『我從小就喜歡繪畫,從上學到工作,我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繪畫上面。對於繪畫,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景象。』周老師告訴生活報記者,『哈爾濱這座城市充滿歐陸風情,藝術氛圍非常的濃厚。這裡有許多漂亮的建築,喜愛音樂、穿著時尚的人們,在這樣的城市中生活,人的審美、藝術修養自然會受到熏陶。』

周廣大向生活報記者講述,小的時候他最願意去的有三種地方。
一個是上小學期間,周廣大經常去玩的地方是火車站,那裡最吸引他的是哈爾濱火車站大廳裡懸掛著的一幅畫。那是19世紀俄國的風景油畫。每次去火車站,他都會在這幅油畫前看上很久,畫面上搖曳多姿、枝繁葉茂的松林給他留下深深的印象。
第二個他願意去逛商店,尤其是『哈一百』。上個世紀50年代,哈爾濱的『哈一百』很有名氣,當時『哈一百』一進大門就是一幅巨大的大海、帆船的水粉畫。最讓周廣大難忘的還是『哈一百』一樓櫥窗內的廣告裝飾,絕對可以說是藝術展覽,幾個月就會更換新場景,隔三差五,周廣大就會跑去看看櫥窗裡的景象。
再一個就是哈爾濱的各大電影院,因為當時電影院上映的電影都會在外面掛上巨大的電影海報,這讓周廣大非常興奮,他總會站在電影院外看電影海報,琢磨著構圖和畫法。當時東北電影院、兆麟電影院、新聞電影院的電影海報讓周廣大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中學時期,周廣大在學校跟著美術老師開始學畫,從此他與繪畫結緣。從上大學、參加工作、到現在退休,周廣大的大部分業餘時間都放在了繪畫上面。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是周廣大創作的高峰期,早晨3 點起床,他騎著自行車到松花江邊去寫生,白天去上班,有時下班後再去寫生。這期間,周廣大寫生200餘小幅風景油畫,哈爾濱的松花江畔、教堂、濕地、麥田、公園、街路、大學校園等景象都紛紛呈現畫中。
20年前,周老師退休回家又迷上了制作紙質模型,他先後制作了士課街上的教堂、紅軍街38號小洋樓、太陽島上的洋房等幾座哈爾濱的老建築模型。制作士課街上的教堂時,周廣大多次去實地踏查目測,回來後繪制測繪圖,最後用紙板著手制作。生活報記者看到,周廣大制作的紙質模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小時候我經常去親戚家串門,親戚家就在士課街教堂附近,我對教堂印象很深,感覺實在是太美了。』周廣大說,『風格迥異的教堂建築給哈爾濱這座城市裝點得美輪美奐。我做這些教堂、洋房模型就是讓它們成為藝術品,擺放在家中欣賞。』
如今,周廣大老師還時常打開畫箱,畫上幾筆,有時還要制作一下建築模型,雖然已經80歲的年紀,但他依然樂此不疲,陶醉其中。